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民事执行主体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是主要原因。无疑,这不利于保护执行当事人及其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司法公正与权威。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其必要性。
   构建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和法律依据。其一,这是权力制衡与监督的要求。其二,是宪政的要求。人民检察院享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具有宪政体制的根据。同时,我国二元司法结构决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执行活动作为审判活动的延续,同样要受到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宪政体制下,这是法律逻辑的必然结果。其三,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要科学合理地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必须准确界定执行监督的范围。以民事执行的依据为视角,包括对各种执行依据的监督;以执行行为为视角,包括执行裁决的监督与执行实施的监督两个方面;以监督对象为视角,包括对案件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关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应将民事执行权分为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从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面建议完善。在明确监督范围和完善监督方式的同时,配置相应的调查权、调卷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等监督手段,是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重要任务。在程序方面,执行检察监督程序,是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执行监督制度的基础。基于此,应从执行检察监督的管辖、启动程序、实施程序,以及人民法院对执行检察监督的审理程序等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程序规则。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权力的行使具有监督的责任。在通过民事诉讼法立法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尽快出台具体的操作规范,内容应包括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监督范围、运行方式、操作程序以及保障机制。其中保障机制的地位尤为突出,这对于能否避免有错不纠,实现人民检察院执行检察监督的最终目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惟有如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才能真正有效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
  
其他文献
出场大厨李强:黑珍珠一钻餐厅出品总监。方太私厨会御用大厨,CCTV《回家吃饭》特邀大厨,东方卫视《疯狂的冰箱》特邀大厨,2016年江苏电视台寻味大师永昌合阳市场。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延长西路78号  一场秋雨一场寒,湿湿冷冷的时候,也是堂而皇之地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时候。一些温暖脾胃的美食,三两知己的相聚,好天气里的随意徒步,嗅桂花香彻,赏枫叶流丹,就足以让滤镜时代的身材焦虑通通丢掉。  本期,我
期刊
摘要:清代地方档案中的命案为我们研究司法档案虚构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来源。《巴县档案》命案显示,司法档案文书存在“真实”与“虚构”并存的复杂面相。司法档案存在“虚构”的问题在《巴县档案》“曹宗志自缢案”中展示得十分突出,从堂讯叙供到“通详”“招详”,直至四川总督的案情描述均有着程度不等的差异。而在“任四烧伤身死案”中均未发现“虚构”的存在。通过对“曹宗志自缢案”的解读发现,县衙上呈的“通详”文书认
期刊
摘要:唐代地方官府在水旱祈祷获验后所立的祠庙碑,碑文在文本创作上具有一定共性,即赞美神祇与颂扬德政,但这仅仅是祠庙碑所要表达意涵的一个方面。文学的创作实际上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复杂的历史现象,在这些结构性文字的背后,祠庙碑文的叙述应该暗藏着某种历史特殊性。以泉神祠庙石刻为例,石刻文字反映出这样一种史实:地方官府为了保护辖区内重要泉水资源不被破坏,利用当地民众浓厚的泉水祠神信仰,在官方控制与信仰强化的理
期刊
摘要:合法狩猎在近代早期的英国有着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狩猎权成为主要由贵族富绅所拥有的特权。狩猎在贵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以娱乐消遣的形式实现了彰显身份、扩大社会关系和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不过,乡村平民也经常诉诸自然法和惯例,为其狩猎活动的合法性予以辩护。在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民间盗猎活动愈演愈烈,不仅威胁到贵族的狩猎特权,也导致了严重的乡村失序问题。农场主与狩猎贵族关于农业发展和
期刊
摘要:虽然传记在19世纪被盛赞为可以等同于历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变化:从聚焦于个人转向重点关注作为历史发展施动者的大众运动和社会经济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历史学家们开始排斥传记,认为其缺乏严谨的分析和理论的复杂性,过于个人化、轶事化与短视,无助于理解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然而,在过去40年中,传记写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传记重新恢复了本来的地位。这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性别理
期刊
摘要: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学生党建是学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而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党建为突破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风建设。本文从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和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谈到丽江师专外语系抓党建促学风采取的四个方面的措施以及下一步的设想。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  一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以国家追诉为标志的刑事司法模式和以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结构,在对于弥补被害人损失、矫正犯罪以及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等社会效果上渐显力不从心,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传统刑罚功能的不足直接促使全球刑事司法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重大转型,恢复性司法制度、辩诉交易制度以及刑事和解制度等相关制度相继产生,其概念先后被引入我国。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过对恢复性司法、辩诉交易以及刑事和解等制度的研究,普遍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现有法律、法规、司法实践均能相互契合,是能够在
摘要: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对马克思“异化”概念和涂尔干“失范”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两者在理论体系中的作用相同,并且具有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矫正目标,但是两者对人的本性看法不同、对生产活动和社会分工作用的理解存在分歧,因而形成了关于如何消除工人非人性化状态的不同构想。  关键词:吉登斯;异化;失范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在其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教学的时效性是思政课的重要方面,对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进行评估,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体系,以保证对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评估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开展案例教学是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的需要,是基于教育理念变化的要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特点的需要,是基于大学生特点的需要,是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好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必须做到:教材内容转化为与案例相关的授课内容,实现教材与案例的深度一体化;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以课本为基础,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案例的延展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