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造就一批批跨时代的人才。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一个载体,在教育改革中,教材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国的生物教材向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倡导探究实验”等方向发展。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课程教材,借鉴不同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编写模式,将有利于我们对本国教材进行不断改革,使我国教材与世界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相接轨。本论文首先综述我国生物教材的改革过程,然后利用比较分析、问题分析及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比较中国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实验教科书与美国《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一书部分内容的异同,为我国高中生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以遗传学知识模块为例,概括了中美两套教材的课程标准及理念特点,分析比较教材的栏目设置、插图、课后练习题、教材的知识点安排及实验设计等,最后得出如下结果:两种教材的栏目设置都比较详细,但相比而言,美国教材的栏目设置理念是“由感性到理性,激发学习兴趣”,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形式到内容”、“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且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其栏目图文并茂,非常直观,使学生因好奇而想学,易于入门。而中国教材仅是以文字内容相对较多,且多以文字形式提出问题,不太利于学生因兴趣而产生急切学习或了解新内容的欲望。比较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题,发现中国教材的练习题很有深度,但练习题的题型比较单一。而美国教材的练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因此练习题题型多种多样,多数题目用于考察书本知识点,且在书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在插图方面,中国教材的插图以量取胜,而美国教材的插图更注重质量和准确性,插图一般图文结合,更加生动细致。在教材的内容安排方面,中美教材的内容编排都十分合理,强调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中国教材追求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性,而美国的教材则追求内容的顺畅和自然。在实验方面,中国的教材实验有探究和验证两个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美国教材设置了实验版块目录,使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编排、布局一目了然,且实验多种多样,目的也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研究结论:两套教材都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都基本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重点。总结人教版教材自身的优点,再借鉴美国教材的优点,结合我国教材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使用中国教材时增加教材的趣味性,降低难度,增加广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