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不同代数的聚酞胺一胺树状大分子(PAMAM),采用双键含量及胺值对反应过程监控,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树状分子与理论结果相符。树状聚酰胺-胺分子(PAMAM)含有亲水基胺基和疏水基烷基,故其理论上具有一定的表/界面活性,研究表明PA系列产物最小表面张力为61.13mN/m、52.17mN/m、45.12mN/m,随着产物支化度的增加各代产物的表面活性变强,表面活性的高低顺序为PA-0.5G<PA-1.5G<PA-2.5G。而整代聚酰胺-胺(PB)几乎没有表面活性。PN系列化合物在加量为0.05g/L时,其表面张力值分别为35.15mN/m、32.78mN/m、31.17mN/m,表面活性强弱顺序为PN-1.0G <PN-2.0G<PN-3.0G;当浓度为0.05g/L时PQ系列产品的表面张力值分别为42.12mN/m、36.70mN/m、33.86mN/m,表面活性大小为PQ-1.0G<PQ-2.0G<PQ-3.0G。当产物质量浓度为0.4%时,PB系列产物的界面张力在14~18mN/m之间,界面活性大小为PB-1.0G<PB-2.0G<PB-3.0G。产品PN系列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值,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突出。当产品质量浓度为0.3%时其的界面张力值分别为3~5mN/m之间。界面活性强弱PN-1.0G<PN-2.0G<PN-3.0G。当PQ系列产物的质量浓度为0.3%时,其的界面张力在5~8mN/m之间。通过对改性前后聚酰胺-胺的表/界面活性的研究可知其具有很好的表/界面活性,所以本文对改性前后聚酰胺-胺做进一步的应用性能评价,包括乳化性能、缓蚀性能、阻垢性能及破乳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前后聚酰胺-胺均具有一定的乳化性、缓蚀性、阻碳酸钙垢性及破乳性,而改性后的产物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