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变中的永恒——论成一小说创作中的三大理念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一是山西文坛很有分量的作家。上世纪70年代以一篇《顶凌下种》在山西文坛上名声鹊起;80年代凭借《陌生的夏天》系列小说,成为“晋军崛起”的领军人物;到了新世纪成一的晋商系列小说,奠定了他作为中国文坛一流作家的地位。三十多年来,成一笔耕不辍,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超越自己。成一各个时期的小说可以说是风格迥异,而他的这种多变的风格,大多来源于对自己内心方向的追随。成一是一位游离于中国当代文学潮流之外的重要作家,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这样一位具有独立个性的作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学术界有不少对于成一小说的研究和评论。但大多只是从特定的角度,对一个或是一系列小说的评论,而且相关的评论大都受到当时当地社会思想的局限。所以对于成一三十多年创作整体的回顾、观照和评述,在学术界尚属空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较广阔的空间。而且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探寻贯穿成一小说创作始终的理念,即他风格多样的小说到底是沿着怎样的方向前行的。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散落的珍珠用一条具有灵魂的红线连缀起来,对成一在山西文坛乃至中国当代文坛的价值给出一个较准确详实的定位和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把论文重点结局的问题定位为:在成一跃变的创作中,把握他小说特有的方向,探究作品的创作理念。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回归文本,对成一文学创作的进行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结合成一的作家谈和已有的学者评论进行分析概括,小心求证,从叙事学,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来构架全文,从而得出最后的研究成果。  成一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始终坚持他自己的方向,而这种方向在作品文本中主要体现在:  1、对“历史”的执着探索。成一创作初期的小说多在极力把握以政治为中心的历史风云;之后他将“心灵史”也纳入“历史”的范畴;从《游戏》开始,他眼中的历史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这一阶段的作品写得是历史中的具体的事情,但又从中超越出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寻求人类历史永恒的意义;到了新世纪,成一将自己在当代历史中的感慨和希望,抒发于近代晋商民间历史之中,凭借少年时的耳濡目染和自己潜心多年的努力发掘,借晋商历史复活一种仍然对后人颇多益处的历史魂灵。  2、对“人类困境”的深度呈现。在成一的小说中,这种困境有的来自于外部世界,如饥饿贫困的生活,左倾思想的迫害,新的官僚主义的滋生,在种种外因的逼迫下,人类所陷入的困窘的境地;有的则来源于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中,如对于精神家园的找寻,人的欲望与社会伦理秩序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中,人在自己的社会属性和自然本性两个极点之间的徘徊,以及上世纪末人类精神的虚无感的呈现。  3、对小说“原创性”的不懈追求。成一将自己小说艺术追求的重点放在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上,把它们视为自己小说创作中的一块“通灵宝玉”常系身边。他在山西传统的农村题材的上另辟蹊径,以人物的心理线索布局谋篇;在当代历史和近代晋商文化之间建立对话关系,讲述人生的理想和信念;这种艺术风格在小说的语言上亦体现的淋漓尽致,山西方言土语的应用,传统旧白话的蕴藉含蓄和现代汉语的明白形象在小说中完美的结合。  此上三点就是贯穿成一创作始终的红线,是他永恒的创作理念。在我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成一不是那种处于风头浪尖的作家,作家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一直在沿着自己内心的方向前行,他坚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他的小说不会因为潮流的退去而销声匿迹。成一以坚实的创作,深沉的思想,严谨的学识,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有代表性的一流作家。  
其他文献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但他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他的姓名、籍贯、生卒年不详。他早年生活在农村,文武兼修,因不应科举,遂周游四方,后来隐居于天台翠屏山。其地幽僻寒冷,故名寒
文学的功用,作为文学中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不仅是全部文学思想史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关心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富思想内涵的
丁绍光的重彩画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其画作却缺乏有深度的探讨文章.该文试图对其成功的缘由进行探讨,并由此思考中国画家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文章指出丁绍光重彩画
改变了常用的钣金剪角加工方式,采用液压传动,依靠液压缸带动的圆盘撞击模具对钢板进行剪角加工,大副提高生产率,提高钢板剪角精度.通用性强,通过调节X、Y轴方向的模具固定座
社会主义艺术作为迄今为止最先进、最文明的人群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人类指向未来的终极渴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高声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折射着人类获得彻底
人要自父权制以来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男性手中,一部人类文化历史其实是一部男性话语的记录,"在文化中只有女人的表象,而没有女人血肉的真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掀起中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从安全区II向安全区III传递数据应通过正向隔离装置,从安全区III向安全区II传递数据应通过反向隔离装置。智能水电厂采用安全隔离软件通过安全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