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及医疗水平不断改善,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伴随而来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显现,“银发浪潮”蓄势来袭。1986年,江苏全省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人口数量占比就达到10%,已符合老龄化社会标准,早于全国13年,是我国最早达到老龄化社会标准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深刻地影响到了江苏省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全省人口老龄化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刻不容缓。先前学者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已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和其他的角度来分析阐述,本文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出发,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纵向时间上及横向空间上对江苏省县域和市域两级的人口老龄化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二,运用ArcGIS和SPSS等相关分析软件将分析结果以专题图方式表征,从而有助于分析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异的内在规律及机制。本文基于时间与空间的视角,借鉴2000年和2010年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常住人口普查数据,以县域层面为基础,借助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系数、人口老少比重、人口老龄化速度、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密度以及老年人口分布重心等指标统计并进行演变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内在演变规律和机理。然后进一步以市域层面为基础,选取11个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即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文盲人口数量、全市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判别,明确影响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性因素,并将其归类为人口社会发展因素、社会养老保障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社会基本发展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与人口自然发展因素六大方面并进行研究分析后,选取其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进行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得出其确实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区域分异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初步提出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与建议,这不仅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应对人口老龄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