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生态环境的改变,生存状况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以极快的速度大量地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人类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从世界范围来说,主要表现在能够为人类文化价值取向提供多元化选择;从各民族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的血脉和根基。因此,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情况很不乐观,虽然近些年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过,从整体范围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存在整体保护意识的欠缺、保护力度不够、相关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严重浪费等各种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个性和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其活态性,它们是活在民间的遗产,联系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特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的方针,分析了活态保护的可能性,并在最后一章集中阐述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点所采取的一系列活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