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益派系逐渐在村庄中崛起,利益派系彼此之间围绕着争夺村庄资源而展开的派系竞争使得农村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村庄权威认同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文的理论假设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基础的设立,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原子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结构中,利益派系开始在村庄中出现,利益派系的出现以及彼此之间进行的派系竞争使得村庄权威认同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利益派系的作用下,村庄本来原子化的社会结构也呈现出了一种离散化的新特征。
基于此,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浙江省X村村庄权威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以村庄派系变迁为线索,从国家政策对村庄的影响和村庄自身的发展这两个维度对村庄权威认同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0世纪以来促使村庄权威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以及其背后的逻辑过程,其中,改革开放后影响村庄权威认同的因素及其造成的后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指出,村庄的原子化、派系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庄权威认同的碎片化和村庄社会结构的离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