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H3K4去甲基化酶JMJ703的晶体结构研究和水稻生长素-氨基酸连接酶GH3.8的酶学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修饰,参与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认为,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单/二/三甲基化)在植物发育和抗逆反应的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 H3K4甲基化修饰如何被去除的问题上,仍有许多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包含JmjC结构域的水稻蛋白JMJ703是H3K4去甲基化酶。通过解析并分析JMJ703的核心区域(c-JMJ703)的晶体结构,我们发现它的分子折叠模式与人类及酵母JMJD2亚家族蛋白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与JMJ703是H3K4去甲基化酶不同,人类和酵母JMJD2亚家族蛋白是H3K9和H3K36去甲基化酶。我们同时也得到了c-JMJ703与其底物短肽的复合晶体结构。虽然其中的底物短肽只有3个氨基酸可见,但这个复合结构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此类 H3K4去甲基化酶底物识别模式的初步信息。根据这些结构我们鉴定出了与辅因子 Fe(II)和NOG,以及底物短肽发生互作的氨基酸,它们对JMJ703的去甲基化活性是必须的。虽然c-JMJ703在总体结构上与哺乳动物和酵母JMJD2亚家族成员相似,但是活性中心的一些关键氨基酸,如Y321和N404,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本研究从结构水平对水稻的H3K4去甲基化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植物JMJ蛋白在结构上的保守和差异,提供了H3K4去甲基化的结构基础。  GH3家族酰基–氨基合成酶催化了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水杨酸和茉莉酸与氨基酸的连接反应,从而调控植物体内活性激素的水平。这些反应是依赖于ATP的。已有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序列同源性以及酰基底物特异性,可以将这些酶分为3个家族(I–茉莉酸连接酶;II–生长素和水杨酸连接酶;III–苯甲酸连接酶)。然而,人们对此类蛋白的动力学和化学机理几乎一无所知。在此,我们以水稻的生长素–氨基酸合成酶GH3.8蛋白为对象,进行动力学参数测定和深入的酶学机理研究。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的酶活体系。该体系灵敏而稳定,适合用于生长素–氨基酸连接酶的动力学研究。以此酶活体系进行测活,我们证实OsGH3.8的反应产物为IAA-Asp,并且其产量与时间和蛋白量成正比。使用LC-MS/MS方法测得的动力学参数如下:VmaxIAA=64μmol min-1μg protein-1;KmIAA=92μM;VmaxATP=59μmol min-1μg protein-1;KmIAA=50μM;VmaxAsp=120μmol min-1μg protein-1;KmIAA=1,550μM。这是第一次对植物GH3家族蛋白进行动力学参数测定。其次我们建立起一个偶联酶的测活体系。该体系相比以前的方法,费时更少,通量更高,使需要进行大量酶活反应测定的动力学机理分析成为可能。稳态动力学研究表明,OsGH3.8需要Mg2+或Mn2+来达到理想的活性;除了天冬氨酸外,OsGH3.8还可以以天冬酰胺为底物,但是催化效率比天冬氨酸低45倍;同时可以以其他生长素类似物为酰基底物,包括苯乙酸、吲哚基丁酸和萘乙酸,但是催化效率(kcat/Km)与IAA相比降低1.4-9倍。初始速率实验和底物抑制实验表明,此酶采用了Bi Uni Uni Bi Ping Pong的反应机理。在第一步反应中,ATP先结合到酶上,随后IAA结合。随后,形成中间体(腺苷化IAA),释放焦磷酸。第二步反应起始于天冬氨酸的结合,并与腺苷化中间体反应,形成并释放IAA-Asp和AMP。
其他文献
阵列天线互耦对DOA估计算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阵列互耦参数的有效计算以及考虑互耦的DOA估计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MUSIC算法和未知噪声情况下的DOA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缺。滤波组件作为良好的频率选择器件,在无线传输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小通信系统的体积,对滤波组件性能、尺寸的要求也日益
安检设备目前已成为各个交通口岸检查的必备设备,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出行安全的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各交通口岸对安检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交通口岸正积极重
随着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规模越来越大,可编程逻辑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层次化的可编程逻辑结构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相比较单一的可编程逻辑结构,层次化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