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视角下的风险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创新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全球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各银行为了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自己的利润,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但与此同时,竞争侵蚀了市场力量和垄断利润,这样就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行为倾向,从而使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银行风险的加大很可能导致银行的倒闭,倒闭不仅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家银行倒闭可能引发其他银行的问题,或者使公众对整个银行系统失去信心,而且会冲击经济中的其他生产部门,引起经营萎缩。所以,研究银行的风险行为就显得很有必要。近年来有大量金融学文献试图解释金融中介机构的风险行为并为之定性,由于控制银行业风险行为直接关系储蓄者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更重要地是,银行股东与储蓄者利益明显有冲突,前者期望由高风险来增加股票价值,其代价就是储蓄者的利益受损,因此,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经济、金融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银行的风险行为。国外学者研究银行风险行为从很早就开始了,而我国是近年才开始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而研究银行风险行为的更少。本文便试图从公司治理视角来探索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深层原理,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治理机制。第一部分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行为的理论基础,第二、三部分是论文主体,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模式与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其中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与债权结构,本文分别讨论了两者与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银行决策者承担风险的行为。首先,商业银行多元投资的所有者,即那些个人财富的大部分并未投资于银行的投资者,相较于债权人与非持股经理人,他们倾向于更高的银行风险。正如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一样,多元投资所有者在从债权人与储户募集资金之后,有增加银行风险的激励(Galai与Masulis,1976; Esty,1998)。同时,那些具有银行业人力资本专业技能与个人控制权益的银行经理人比没有这些技能与个人利益的股东更倾向于较少的风险承担(Jensen与Meckling,1976; Demesetz与Lehn, 1985; Kane,1985).从这个角度说,如果银行所有权结构赋予分散化所有者权利,那么该银行会冒更大风险,而所有者的治理作用较受约束的银行的冒险行为较少。第二,理论认为监管对多元投资所有者风险行为的激励的影响不同于对债权人与非股东经理人的影响。例如,储蓄保险会增强股东冒险的能力与激励(Merton,1977; Keeley,1990).储蓄保险对所有者的这种冒更大风险的激励,并不一定对非股东经理人起作用。再如资本监管,资本监管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要求所有者以更多个人财富承担银行风险来达到减少冒险动机(Kim与Santomero,1994)。然而,资本监管并不需要减少控股股东的冒险激励。确切地说,虽然资本监管可能会促使银行提高资本金,但并不需要控股股东投资更多个人财富。事实上,资本监管可能会增加风险行为。所有者可以通过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组合来弥补严格资本要求的效益损失(Koehn与Santomero,1980; Buser等人,1981),结果是加剧所有者与经理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矛盾。许多国家试图通过限制银行从事非借贷活动,比如证券与保险承销,来减少银行冒险行为(Boyd等人,1998)。然而由于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些限制可能减少银行给股东的回报,更加剧了所有者的冒险激励。因此,监管对风险的影响取决于各家银行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的相对权利。第三,公司治理理论表明所有者结构与股东保护法规对所有者影响银行风险行为的能力起作用(Jensen与Meckling,1976)。Shleifer与Vishny(1986)则认为,相比小股东来说,有较大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的股东相应地具有较大权利与决定公司行为的激励。股东保护法规也影响股东调整银行风险的能力。除了赋予股权所有者权利外,有效的股东保护法规会减少需要大股东消除代理问题的需求(Shleifer与Wolfenzon,2002 John等人,2000;Castro等人,2004)。根据这种理论,有了有效的股东保护法规,在决定公司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大股东的作用便不那么重要。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及其与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拥有较大现金流权的大股东偏好增加银行风险,但是所有者结构与风险行为的关系取决于大股东对企业的管理,投资者保护,以及监管的作用;对小股东有效的法律保护可以减轻所有权集中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当大股东也是具备丰富人力资本与私人控制利益,且与银行效益紧密相联的管理者时,银行的风险会有所下降。因此,内部治理模式是可行的。第四部分主要阐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对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商业银行风险行为时一个内涵广泛的课题,本文所做的研究仅仅是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而且受资料、时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一些观点可能并不完善,甚至可能有偏差,但无论如何,本文的研究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理论体系的完善,仍具有诸多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人性”是一个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主题,它具有极强的“普世性”,既流转于街谈巷议又深藏于高头讲章,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它不断被中外作家、学者的眼光所触及、抚摸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文学》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秉承了兼容并蓄、绵延不绝的文学思想,承担着传达国家主流意识话语的责任,在刊发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转载了包括《人民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患者身体约束特征,为进一步规范ICU成人患者身体约束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ICU成人患者的身体约束状况。结果身体约束率为77.2%,其中1次约束
利用1979—2012年全国人工流产常规报表数据及三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的水平、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实
<正>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按课型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的传统.但是,对于如何划分课型以及如何认识每一类课的一般结构特点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主要
居民储蓄持续升温与人口年龄结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利用1994—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发现:家庭支出结构的"远期化"和内生性劳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评介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曹一鸣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教学模式的分类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教学目标、任务、作用等外部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动脉硬化是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逐渐意识到血管阻塞及血管壁变硬才是心肌梗死、中风等各种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永恒主题.笔者在参加淮南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评选时,课堂教学环节评比抽到的课题为《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在本节
虽然法律上有“禁止性别歧视”的原则,很多情况下性别与法律权利无关,但在某些法律关系和法律概念中,性别还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性别传统上一般是依据人出生时的生物特征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