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模具零件开裂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分析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cj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3D打印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理论上可以打印具有任意复杂空间结构的零件,已有模具厂商将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模具零件的制造,来解决一些模具零件难以加工、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打印过程中的热应力会导致零件的开裂,这严重影响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应用。因此,本文针对3D打印420不锈钢模具零件出现的开裂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建立420不锈钢打印过程的单层模拟模型,对不同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基板预热温度下的熔池形态、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熔池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激光作用区域的温度和温度梯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冷却至室温时的应力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增加而减小,提高基板预热温度使打印层冷却收缩产生应力的时间延长,冷却至室温时的应力明显减小。(2)然后根据开裂模具零件结构特征,建立开裂模具零件的模拟模型,对模具零件打印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着重分析了零件不同位置的热循环和应力循环过程,并据此对模具零件的打印开裂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打印过程中的热循环效应使应力周期性波动变化,随着打印层数增加,冷却收缩在棱角位置产生的应力积累。当应力最大值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零件出现初始裂纹,裂纹在应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展。通过降低激光功率和基板预热处理可有效减小应力最大值与波动幅度,并采用调整后的工艺参数打印出了成型良好的模具零件。(3)最后针对打印态420不锈钢塑性、韧性差的问题,进行了回火热处理实验,讨论了不同回火温度与冷却方式对420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强度与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回火温度在550℃以上时,材料的强度与硬度明显下降,延展性得到改善。回火温度为350℃时,材料的冲击韧性最好。随炉冷却与空冷相比,冷却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组织内碳化物的分解与弥散化分布,使材料的强度与硬度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以炎症因子TNF-α为刺激物作用于人体皮肤细胞,探究炎症因子对人体皮肤的影响。结果表明炎症因子TNF-α使得皮肤细胞内胶原蛋白含量表达异常,打破氧化还原系统影响人体皮肤,具有一定的加快皮肤老化作用,同时TNF-α可以作为刺激物建立慢性炎性皮肤衰老模型。后续实验通过TNF-α建立慢性炎性衰老模型,分别考察与比较维生素C、龙血竭提取物、铁皮石斛提取物对炎性衰老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作为
面对源源不断产生的海量数据,人们希望能从中揭示事物潜在的规律,发掘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但缺失数据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数据挖掘的难度,并会降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合理填补缺失值成为当前数据分析和挖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此,本文采用数据建模的方法填补不完整数据中的缺失值,通过构建模型挖掘数据属性间的关联关系,以提高模型对不完整数据属性关联关系的逼近能力为目标,开展了如下工作:(1)针对“不同样本类别间的
肝脏疾病对于人类的健康是巨大的威胁,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依赖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因此如何从CT图像中获取肝脏以及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等特征,是进行肝病诊断、手术规划、功能评估和治疗决策的重要前提。然而依靠专业人员进行纯手工分割是耗时费力的,另一方面,由于肝脏以及肿瘤在CT图像中表现出边缘模糊、低对比度和灰度不均等特性,完全依靠计算机进行自动分割也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本研究针对肝脏和肝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使用FPGA测量无特征物体的移动速度。无征物体指从前到后物体的整个形状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在无特征物体的选用方面,选择热轧钢作为处理对象。本文的设计方案是使用激光照射热轧钢表面形成散斑,通过匹配热轧钢表面散斑的移动位置来确定热轧钢的移动位置,从而进一步求出热轧钢在二维平面的移动速度。使用图像匹配的方式来对视频流当中两帧图像进行散斑的位置匹配,通过获取散斑移动位置来得出热轧钢的移
近年来,电流体喷射打印工艺在柔性显示、生物医学微器件、MEMS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封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电喷印工艺可突破挤出式打印工艺和喷墨打印工艺对于喷头内径及结构分辨率的限制,但射流的稳定性与打印的一致性需进一步提高。柔性电子器件中常用的高绝缘性聚合物衬底,在电喷打印过程中易积累残余电荷,对后续射流产生静电排斥力,影响打印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本文模拟了不同喷针和打印参数条件下柔性衬底上的电射
近年来,随着数据种类的不断多样化,如何有效检索跨模态数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基于哈希的跨模态检索方法具有低存储开销和高检索速度的特点,使得跨模态哈希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对于邻域邻近性保持和类别邻近性保持的探索。此外,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量的新兴事物(不可见类数据)给传统的跨模态检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多数现有方法难以完成在数据零样本情况下的跨模态检索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模型逐渐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影视动画,地理地图信息,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方法,计算几何等。工程领域中STL格式的三角网格文件常用于传输工程对象的三角网格模型,随着模型精度的提高,网格文件的数据量逐渐增大,数据量较大的三角网格文件不仅给计算机的存储、计算、传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显示效率,给后续的模型处理带来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供水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供水行业的服务水平,部分供水企业开始进行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加强了对供水管网的管理,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实时更新、设备不便带到施工现场等问题。随着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了供水管网数据共享移动端APP,该软件能
隧道掘进机作为一种技术复杂、附加值高的系统化大型隧洞施工机械,其智能化运行依靠数据挖掘技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隧道掘进机运行数据,对于提升隧道掘进机的运行、分析、维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研究对于隧道掘进机运行数据归组分类、运行状态分析十分重要,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前提步骤。然而隧道掘进机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维度高、参数之间关联性强的问题,传统数据挖掘方法难以有效应用,缺乏针对隧道掘进机运行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主动脉所受到的各项冲击与损耗在心血管中最为严重。因此,对主动脉疾病治疗的研究意义重大。人工血管植入手术是主动脉疾病治疗的最终方案。生物3D打印人工血管在主动脉植入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主动脉周边约束繁多,本身结构以及内部血流状况较为复杂,因此缺乏在生理层面考虑个体特异性需求的三维模型作为制造基础。人工血管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对其几何形态和机械性能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