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将来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被应用的一种光伏器件。因此,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在近几年发展非常快。半透明器件的本质是充分利用近红外区域太阳辐射的吸收并透过人类视觉最敏感的400-600 nm的光。在非富勒烯体系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内,为了使具有合理的可见光透明性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高透光率和高能量转化效率,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吸收的光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适合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窄带隙受体材料,将其命名为ITA1。又选取了两个同样适合半透明器件的窄带隙受体材料,分别是ITVIC和ITVffIC。将三个受体与PCE10给体进行匹配制备拥有高光电效率和良好透光率的半透明器件。我们通过制备非透明器件并对器件进行优化,探究使用三种不同活性层所制备的器件的最优能量转换效率,并对相关器件数据、活性层形貌、活性层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进行表征。将器件顶部不透明的铝电极替换成透明超薄Ag电极来实现器件的半透明化,之后我们研究了不同Ag厚度下器件的效率和透过率。在本文的研究中,PCE10:ITA1活性层在非透明器件下表现出的最高效率为7.37%,半透明器件的最优效率具有6.29%。在Ag电极厚度为10 nm时,器件的效率为5.45%,在可见光区域内平均透过率为31.48%,依据透过光谱计算得到的透过光色CIE坐标为(0.2818,0.3062),这表明器件显示出了较好的颜色中性。PCE10:ITVIC活性层在非透明电极的器件下最高的效率可以达到6.36%,其半透明器件最优效率为5.97%。在Ag厚度为10 nm时,器件的效率为4.85%,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34.15%,透过光的CIE色坐标为(0.2709,0.2901)。以PCE10:ITVffIC作为活性层的非透明器件的效率是9.49%,半透明器件最优效率是8.34%。在Ag电极的厚度为10 nm时,器件的效率为7.30%,可见光平均透过率是36.05%,透过光的CIE色坐标为(0.2839,0.2961)。使用新型的受体ITA1制备的半透明器件效率和透光率都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而选取的受体ITVffIC的半透明器件则具有了比较优秀的效率和透光率,这表明在近红外区域吸收强烈的窄带隙受体ITVffIC有应用到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