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如何加强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和投资控制,确保建设资金合理、有效、安全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直是建设领域内的难点。作为投资公司,如何从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角度最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防范风险,是一个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讨的课题。其中内部财务监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模式。R.H投资公司是一家由政府出资成立的建设投资公司,承担着成都市城区范围内一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公司建设任务具有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多的特点,公司资本情况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缺口大的特点。公司对内部财务监理存在着内在的需求。财务监理就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行为,社会化、专业化的财务监理单位或个人,接受企业法人、项目法人或其它法律主体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规定的《公司法》、《财务管理制度》、《税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旨在帮助企业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降低财务风险的一种微观监督活动。对R.H投资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进行了内部财务监理模式必要性及外部环境分析。认为内部财务监理模式的建立,不仅是投资公司的共性需要,也是R.H投资公司个性特点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对公司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总体上公司外部环境与内部财务监理模式是适应的。构建了R.H投资公司内部财务监理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内部财务监理模式对财务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对与外部监理相结合、模式本身内容的相容性、与内部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修正和完善。通过R.H投资公司财务监理模式的效果分析,该财务监理模式对于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显示出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模式本身的前瞻性和无借鉴性,在模式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监理模式对传统财务管理行为的观念冲击、信息沟通、部分不相容和工作效率问题等。最后,论文提出了完善R.H投资公司财务监理模式的建议,主要包括转变公司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公司内部与财务监理单位的信息共享、对财务监理单位加强有效管理、将内部监理与外部监理有机结合、提高财务监理模式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