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普遍认识到以往基于金融机构个体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充分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系统性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聚焦国内,我国金融体系虽无全局性金融危机之虞,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如何充分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如何有效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施以科学的风险治理机制,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为研究目标,对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理、测度方法、治理机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在比较现有的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中信标普300金融指数2003.12-2015.10期间的日收益率为样本,将Va R与极值理论相结合,基于两种不同分布假设的参数方法和一个非参数方法,即广义帕累托分布、有偏的广义误差分布与历史模拟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特征的系统性风险整体测度指数,利用该方法评估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累积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当前的系统性风险累积水平已基本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持平,且呈现上升之势。为进一步探究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治理机制,本文通过对发达经济体与国际金融组织的金融监管变革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和借鉴系统性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立足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背景,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状况的基本特征与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最后,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总体思路,从重构金融监管模式,弱化风险传染机制,健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加强杠杆率监管,降低金融机构同质性五个方面阐述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