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产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手段,是实现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绿色产业的发展既取决于产业自身发展能力,也取决于国家政府规划政策的影响。中央政府基于全国水平确立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地方政府基于国家政策制定辖区内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目标,两者共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而绿色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我国目前迫切解决的严峻问题之一。虽然我国对绿色产业的碳减排作用越来越重视,但有关绿色化产业碳减排作用的研究仍比较薄弱,绿色化产业是绿色化改造的传统产业,通过低害或无害化的技术,减少资源或能源的消耗,进而实现低污染。基于此考察绿色产业发展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三个典型绿色产业:林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应用统计方法分析28个省市2003-2015年的典型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政策,基于政府政策、发展潜力等因素构建典型绿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面板计量模型,重点关注国家规划政策、地方规划政策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对典型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将典型绿色产业发展引入碳排放影响因素面板计量模型中,结合人口、富裕度和技术因素考察典型绿色产业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5年我国三大典型绿色产业的发展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但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且在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中所占份额都较小。(2)单独的国家和地方规划政策对典型绿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很理想,但二者的共同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可以有效推动典型绿色产业发展。(3)2003-2015年我国碳排放量总体上升,区域间差异不大,碳排放强度总体下降。(4)林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发展可以有效抑制全国和东部的碳排放,且东部地区略高于全国,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发展只对东部碳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总人口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强度对区域碳排放有重要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区域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