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沉水植物去除水体氮磷与化感抑藻效果比较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降低营养盐含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已成为水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利用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具有投资少、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沉水植物的化感作用也因其来源广、地域差异小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水深和浑浊水体光照不足导致沉水植物衰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沉水植物种植床生长模式可通过调节浮床深度可以破解水体透明度对于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通过沉水植物化感作用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有害藻类,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光照强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选取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为试验对象,通过室外水培实验,利用自然池塘原水和模拟氮磷富营养化水体,测定水体中TN、TP以及藻类含量变化,比较种植床模式下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床模式下,苦草、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对自然水体中TN的去除率分别为49.4%、55.9%和53.8%,TP的去除率分别为15%、39.6%和47.8%;对模拟水体中磷和氮去除率均达到了80%以上。另外,以沉水植物性状衡量,选择苦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设置750g/m~3、1500g/m~3、2000g/m~3种植密度梯度,利用自然池塘原水和模拟氮磷富营养水体,通过测定水体中TN、TP以及藻类等指标含量变化,比较不同初始定植密度下苦草对中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高,苦草对水体氮磷去除速率越快,苦草种植密度为1500g/m~3、2000g/m~3的实验组水体净化速率远快于密度为750g/m~3实验组;从植物生长势指标上来看,苦草种植密度为1500g/m~3的生长趋势优于种植密度为2000g/m~3。(2)本文利用超声波-酶工艺提取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中化感物质,设置0.5g/L、1g/L、5g/L、10g/L、20g/L的浓度梯度,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指标、光合系统和氧化应激系统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金鱼藻、穗花狐尾藻和苦草的超声波-酶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共同培养1天后,藻细胞ROS活性、SOD活性、CAT含量、MDA水平均显著升高,三种植物提取液均可诱导铜绿微囊藻细胞产生氧化应激;3天后,藻类细胞代谢活性下降,几乎没有藻类生长;三种沉水植物超声波-酶化感物质提取液均能在5g/L浓度时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三种沉水植物化感物质检测结果表明,金鱼藻、穗花狐尾藻和苦草提取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作为制备抑藻剂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农村土地确权是关乎农民权益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汇聚到海洋之中,使海洋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作为海洋中主要的环境污
截至2018年底,中国与加拿大已经开展了四轮自贸协定谈判的探索性讨论,随时有可能开启自贸协定正式关税谈判,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正在重塑关税和其他边界壁垒的后果,双
普惠金融旨在建立一个能够惠及社会所有阶层的包容性金融体系,尤其是帮助那些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脱贫。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十余年来食品安全这一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与不安。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监管者无论从法律、制度或是监管措施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要素驱动型生产正在向资本驱动与创新驱动转型。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要素,过去以农作物产出为单一目的的利用方式对于经济的驱动作用正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创新创业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尤其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户创业
在钢铁材料的使用历史中,腐蚀一直是破坏钢铁材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护钢材也是许多人研究课题和努力的方向,热镀锌技术作为一种有效且简单的钢材防腐技术,在现代生活产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来推动农地改革,为“三农”政策实施提供条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缓慢以及农户自身的小农特点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无法
目前,随着国家各领域的迅猛发展,我国居民各方面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改善,人们的物质需求量节节攀升,以致工业生产量频繁创造新高峰。因此在人类高频率活动下,人为因素导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