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阿司匹林被推荐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用药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发达国家,超过40%的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应用小剂量乙酰水杨酸制剂(ASA)(75–325 mg/day)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血管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同时也能够降低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生脑卒中、非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心绞痛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性。对于那些患有外周血管疾病、接受过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均能够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受益。然而,阿司匹林的应用,即使是用于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仍能够增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水平,引起粘膜损伤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糜烂。  目的:  小剂量阿司匹林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然而,关于应用阿司匹林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还没有确切的研究。我们比较了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未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消化性溃疡及糜烂的发生率及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与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相比,因冠状动脉疾病而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我们收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因冠状动脉疾病而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研究组),另一组为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性别、溃疡、溃疡数目、溃疡大小、糜烂、Rockall评分,进行相互比较。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  结果:  1.相比于性别,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占70%,女性患者占30%。  2.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中,40例患者存在溃疡,而在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7例患者存在溃疡,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与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相比,糜烂的发生率高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分别为15例和4例,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相比,发生溃疡的数目明显多于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溃疡的中位数目为分别为1.2±1.0和0.6±0.4,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在两组比较中,溃疡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中,溃疡的大小为0.7±0.8,在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溃疡的大小为0.13±0.3,P值<0.05。  6.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中,Rockall评分为5±1.3,在未口服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组中,Rockall评分为3.5±1.9,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糜烂常发生在那些为预防心血管疾病而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本研究表明与未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消化性溃疡更容易发生在那些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尽管糜烂的发生更容易出现在未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本研究亦表明Rockall危险性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的羧酸酯酶(CEs)是重要的丝氨酸水解酶家族的成员,Ces可以分为5个亚型,但最主要的亚型是羧酸酯酶1(CE1)和羧酸酯酶2(CE2),主要存在于组织的内质网腔内。人类羧酸酯酶
研究目的   通过观察应用前列地尔后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IκB、NF-κB、SUMO1表达的变化,探讨SUMO化修饰与2型糖尿病大鼠中枢神经病变脑部损害有关的NF-κB信号通路转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