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金融混业趋势看我国金融体制的选择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总结国外混业经营的发展历史,提出我国金融业应对国际混业趋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体制的具体步骤,通过比较研究和借鉴,提出我国金融机构实现混业经营的应选择的具体模式。 首先,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流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从分业走向混业的体制演变历程以及其实现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   其次,对国外金融混业趋势进行较深层次的动因分析;分析混业经营的实质是金融机构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深化市场分工导致金融功能配置格局的重构;金融机构从事混业经营的动因分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和竞争需要,信息技术、金融创新和监管进步等。   第三,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当前金融机构的业务划分情况;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金融机构明确为分业经营,这已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针对我国现存的混业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为了应对国际趋势,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在分业体制的格局下,已经开始出现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现象,具体模式表现为通过金融创新,业务合作等形式局部实现了混业经营,但这些现象存在各种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现状,对金融机构进行混业经营作了历史的分析和权衡比较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改革策略和模式选择,即建立混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步骤为渐进式的改革,我国金融机构实现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为金融控股公司,并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原来很多处于城郊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已集中为工商业。这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自身业务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
雷约翰逊(1927-1995)是位多产的美国艺术家,一生中制作了大量的拼贴画、图画和印刷品。他通常将这些作品寄给朋友和同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多萝西米勒,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次展览。展览聚焦于约翰逊早期的印刷作品,特别是他作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的设计师和插图画家进行自我推销的宣传单和小册子。这些是最先寄到博物馆的,包含字母造型和文字游戏,这也正是贯穿他艺术生涯的标志
我国国债规模呈现出迅猛扩张的势头,其发行量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研究:①透析中国国债规模,揭示现有规模的形成原因。②使用协整模型评价现有国债规模。③提出控制中国国债规模风险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发现,在货币政策失灵,实施积极财政、赤字财政的宏观背景下,为拉动经济增长,国债规模的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