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培养条件下脂肪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改变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经成骨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i ASCs)为研究对象,观察i ASCs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DMSCs)共同培养时,i ASCs成骨能力的变化。初步探究体内MSCs对骨祖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材料和方法1、ASCs提取无菌条件下吸取新鲜的人皮下吸脂术所得的脂肪组织20m L,PBS冲洗,向脂肪组织悬液中加入I型胶原酶进行震荡消化,通过贴壁法获得原代ASCs。DMEM/F-12培养液中原代培养7天,每3天换液一次,融合度达到70%-80%时传代,应用含0.02%EDTA的0.25%胰蛋白酶消化,计数。2、cck-8检测ASCs、BMSCs、UC-MSCs和PDMSCs在0-7天时的增殖曲线。3、实验分组直接共培养组: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ASCs,于成骨诱导培养液中进行7天诱导(i ASCs)。经0.25%胰蛋白酶消化后,调整i ASCs密度至2×104/ml。将BMSCs、UC-MSCs和PDMSCs,0.25%胰酶消化,调整各MSCs密度至1×104/ml。将100μL i ASCs分别与100μL的BMSCs、UC-MSCs和PDMSCs混合加入96孔板,设实验组,即为d-BMSCs组、d-UC-MSCs组和d-PDMSCs组,每组设6复孔。对照组为3×103个i ASCs单独接种于96孔板,所设复孔数如实验组。在不同的时间间期,检测各组细胞磷酸酶活性和浓度。另设上述四组细胞,每组6孔,检测不同时间间期各组细胞矿化基质形成情况。所有细胞在24h后更换为矿化培养液。间接共培养组:生长良好的i ASCs经消化后,细胞密度如上组。将100μL i ASCs含细胞2×103个加入96孔板中,分别用BMSCs、UC-MSCs和PDMSCs的条件培养液培养,设为实验组,即为ind-BMSCs组、ind-UC-MSCs组和ind-PDMSCs组,24h后各组更换为相对应的条件培养液。对照组为2×103个i ASCs培养于96孔板,为ind-i ASCs。上述四组细胞,每组6孔,检测各组细胞磷酸酶活性和浓度。另设上述四组细胞,每组6孔,检测不同时间间期各组细胞矿化基质形成情况。4、检测分析将上述96孔板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培养,分别于第3,5,7,10,12,14天的同一时间点,每组取6孔,利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操作要求测定四组细胞光密度(OD)值,计数其碱性磷酸酶浓度和活性。分别于第7,10,12,14天的同一时间点,每组取6孔,利用茜素红进行染色。同时利用茜素红染料可溶于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溶液重新析出的特点,定量分析矿化基质形成情况。实验所得数据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于提取的ASCs,细胞具有类似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具有典型的MSCs相关表面分子,同时具有向中胚层组织分化的潜能。BMSCs、UC-MSCs和PDMSCs与ASCs具有相似的形态。通过绘制增殖曲线可知,增值能力UC-MSCs>PDMSCs>ASCs>BMSCs。2、ALP表达情况,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表现有差别。在直接共培养时,BMSCs促进i ASCs表达ALP的能力最强,其表达水平和活性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MSCs。UC-MSCs组和PDMSCs组表现相近。在间接共培养时,UC-MSCs和PDMSCs条件培养液促进i ASCs表达ALP的能力强于BMSCs。3、矿化基质形成情况,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同样表现不同。共培养时各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直接共培养时,PDMSCs组在各时间点矿化基质形成最多,UC-MSCs组矿化基质形成多于BMSCs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在间接共培养组中,UC-MSCs条件培养液组矿化基质形成多于BMSCs和PDMSCs条件培养液组,PDMSCs条件培养液组多于BMSCs条件培养液组。结论1、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的皮下脂肪来源的ASCs具有MSCs的特征。2、皮下脂肪来源的ASCs具有与BMSCs、UC-MSCs和PDMSCs相似的细胞形态,生长方式和增殖特性。3、ASCs经成骨诱导7天后获得的i ASCs具有与骨祖细胞(成骨细胞前体)相似的特征,可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4、BMSCs、UC-MSCs和PDMSCs均可促进i 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BMSCs可促进并维持i ASCs高表达ALP,使i ASCs处于成骨早期阶段;UC-MSCs和PDMSCs在促进ALP表达方面能力弱于BMSCs,但UC-MSCs和PDMSCs可加快i 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速度,并可促进i ASCs分泌细胞外基质。5、BMSCs、UC-MSCs和PDMSCs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调节i 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但其中直接接触调节起主要作用,直接接触时所形成的ALP和矿化基质多于间接接触时所形成的量。6、无论是否接触,共培养状态下促进i 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均比单独培养强。MSCs在调控骨祖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消费类电子的市场需求爆发性增长,锂电池成为电子设备的主要供电电源.锂电池由于本身材料特性决定了其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工作,由此产生了对锂电池进行电压
目的: 分析拔牙矫治对颌面部垂直向距离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8月前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结束的安氏Ⅰ类错(牙合)47例,不拔牙矫治23例(女13例,治疗前平均
传统的砝码检定方法,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通过人工方式处理复杂的数据,极易导致处理过程出现错误.针对传统砝码检定方法出现的问题,将实时检测方法应用在砝码检定工作中,既能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生化检测,分析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通过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
本文主要针对220kV双母双分段母线运行方式,在分段开关单CT和双CT两种不同配置方式下,重点分析了母线并列运行和分列运行时发生死区故障时母线保护动作逻辑,并比较两者的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