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化、创新化的发展,全球金融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国际国内银行业发生了大量的操作风险事件。由于我国银行业有着与国外银行业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呈现出许多与国外银行不同的特点。如何在当今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来防范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操作风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及其相关文献为理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成因。通过研究分析,对防范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文章在文献综述之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引入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为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的委托代理式的组织结构,以及银行和雇员、银行与储户、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均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本文从银行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入手,通过博弈论模型对不同的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进行分析,从形成机理上找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成因。最后文章从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健全银行内控制度、细化银行职员激励约束制度、压缩层级和分支机构、大力发展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和加强监管者自身建设等六方面提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对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