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膳食碳排放及其与国外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是由自然与人为力量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近几十年的气候变暖成因主要是人类的活动所致。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根据欧盟委员会资料,人类的饮食消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29%。本文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官网公布的各国膳食消费数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及David T等人2014年在《Nature》杂志发布的食物碳足迹系数,计算并相对评价目前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的水平,探讨世界各地区膳食碳排放的趋势。调查沈阳市饭店膳食碳排放情况,对中国居民在外就餐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在FAO给出的数据中,统计146个国家的13种主要食物消耗量,按不同大洲、温度带和收入进行分层,计算经年膳食消费的碳足迹。利用中国和辽宁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给出的数据,分析城乡、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碳足迹。对沈阳市五区的饭店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膳食消费碳足迹。同时进行膳食模式的分析。详细抄录146个国家的大米、小麦、玉米、豆类、水果、蔬菜、牛肉、羊肉、猪肉、禽肉、海产品、牛奶和鸡蛋13种居民主要膳食消费质量,中国和辽宁省城乡、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的膳食消费质量,沈阳市区不同饭店食物消费量,从而计算碳足迹。计算LBS、HBS、TS、DQD分值,并根据LBS、HBS不同分值组合将膳食分为九种膳食模式,综合评价膳食质量。结果:从1961年至2011年世界及各州的人均经年碳单位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可以看到大洋洲、欧洲、南美洲的人均经年碳排放量高于其它州,非洲的人均经年碳排放量位于最后面。2011年与1961年相比,亚洲、北美洲、非洲的食品人均经年碳排放增加的比例高于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说明亚洲、北美洲、非洲的人均膳食消费碳足迹增加速率明显加快。各国家所处的温度带不同,食品人均经年碳排放量也明显不同,膳食消费碳足迹与地理位置、气候、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经济水平也是影响膳食消费碳足迹水平的又一因素,高收入国家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它收入等级,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位于底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的膳食结构,从而使人均膳食年碳排放上升趋势加快,近年已超过日本,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通过预测分析,发达国家未来人均食品碳排放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同时考虑我国人口基数大,未来中国的食品碳排放不容忽视。对中国及辽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整个周期中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粮食消费量减少的同时,高碳足迹系数的肉奶蛋类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导致碳排放增加量远远高于因粮食消费减少而降低的碳排放量。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排放高于农村居民,说明城镇居民的饮食结构、消费习惯不利于减少食品消费碳排放。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1991年有不到30%的居民居住在城市,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有研究表明,2030年中国城市化将达到70%,城市人口将超过10亿。未来15年,将有近4亿人口进入城市,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将增加食品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18-59岁年龄段的人群占62%,通过中国和辽宁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碳排放情况的分析,估计这部分人群的膳食碳排放比例超过80%,成为对膳食碳排放贡献最大的人群。本文研究发现,从1982到2016,中国人均每天食物消费从1135.4g下降到974.5g,然而相应的碳排放却增加了一倍。2016年中国居民和沈阳饭店消费者人均食物消费主要为植物源性食物,分别占77.82%和56.54%,但是碳排放却只占到16.54%和5.58%。沈阳饭店消费者人均每餐碳排放为0.9383kgCO2eq,是2016年全国人均的4.07倍。David等人计算2009年世界人均食物碳排放为0.3054kgCO2eq,根据收入预测,2050年人均食物碳排放将达到0.4018kgCO2eq,沈阳饭店消费者人均食物碳排放分别是前面两者的3.07倍和2.34倍。但是沈阳饭店消费者人均食物碳排放低于发达国家,例如芬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西兰、英联邦等。大型和中型饭店消费者每餐食物碳排放明显高于小型饭店,且中型饭店略高于大型饭店。自助餐碳排放为桌餐的1.5倍。大型饭店和中型饭店,周末消费者每餐食品消费碳排放高于工作日,而小型饭店除粮谷类、水果和食用油,其他种类食物消费碳排放周末和工作日无统计学差异。与2016版中国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上限比较,沈阳市饭店消费者每餐畜禽肉类消费量为推荐量上限的6.06倍,水产品为2.28倍。只有粮谷类和豆类的摄入量在推荐范围内,其中水果和奶类低于推荐量。结论:从1961年至2011年世界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亚洲上升的比例较大。各州之间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说明地理位置对于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有影响。各温度带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各温度带之间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有影响。越远离赤道地区,动物类食品的人均碳排放量所占比重越大。各收入等级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且中高等收入国家上升的比例较大。各收入等级之间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说明经济条件对于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有影响。收入等级越高,动物类食品的人均碳排放量所占比重越大。中国大陆的人均膳食消费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且2011年比1961年的人均膳食碳排放量高5.5倍。动物类食品的人均碳排放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全国和辽宁省城市人均膳食碳排放高于农村。不同年龄段的男性人均膳食碳排放均高于女性,中青年是膳食碳排放的主要人群,他们的膳食选择决定了未来我国居民膳食碳排放的前景。饭店消费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其中畜禽肉和水产品严重超过膳食指南推荐量。需要引导居民在外就餐的食物选择和消费量,从而达到环境和健康的双赢。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一种无线语音录放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电路构成及软件编译。本系统依托Arduino技术平台,以其Mega2560型号电路板作为中央处理单元,采用ISD1760芯片作为语音录
介绍了以乙二胺、氧化丙烯为原料合成四羟丙基乙二胺试验的工艺。重点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催化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收率达97%以上。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从理论研究和商业实践来看,云计算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价值得到了极大地认可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这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成年女性(18-59岁)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隧道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公路隧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直线短隧道,而逐渐发展成为形式各样的特长隧道、水下隧道、曲线隧道等。雅西高速拖乌山北坡栗
目的:CD4~+T细胞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相关,PD-1和PD-L1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通过研究在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PD-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目标,通过改变教法,步步引导,激发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二
会议
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总局等12部委印发《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健身步道工程要和自行车、定向越野等项目进行结合,便于激发并满足群众健身需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户外热情不断高涨,全国各类定向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在产业结构背景、经济战略出发点和金融战略机遇等方面确实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时代背景、合作原则与机制、战略内涵、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存在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是对传统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新综合.理清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存在基础,然后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反思等环节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