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代表作家田耳,近年来凭借其短篇小说《衣钵》、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等诸多优秀作品迅速占据当代文学界,为读者所知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9年创作以来,田耳已创作短篇小说30多篇,中篇小说20余篇,长篇小说3篇,以及一些评论文章。而他的短篇小说更胜于他的长篇,田耳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功在于非功利性的创作与个性的故事情节设置,丰富的写作题材使他的短篇小说可读性极高,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其小说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虽然田耳创作了不少中长篇小说,但是仍表现出对创作短篇小说的热爱,对于田耳,好的长篇是写给大众看的,好的短篇则是写给自己收藏,记录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田耳的短篇小说选材范围比较广,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比较丰富。研究其短篇小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田耳的小说创作。本文主要是对田耳短篇小说进行了创作缘起、主题和风格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田耳短篇小说创作的缘起因素,短篇小说的共通主题和风格的具体表现。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了田耳及其短篇小说概况,同时也阐述了国内对田耳小说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田耳走上作家创作道路因素的探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田耳从小家庭环境及父母亲属对田耳未来创作道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长道路上所遇到所听到的人和事也都成为日后田耳笔下不可或缺的写作题材,在阅读其他作家作品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其他作家创作方式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促使田耳日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说家。第二部分是对田耳短篇小说主题的概括研究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田耳短篇小说中贯穿着欲望的主题思想,源于小说人物内心的缺失,才有了向外世界的寻找替补,最终产生过犹不及的悲惨下场。通过对人性悲剧的描写,从而体现对人性的关怀。第三部分是对田耳短篇小说风格特色的分析,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得出田耳通过意象的选择,结尾的设置以及人物结局的设定,将文本染上诡异的气息,同时文章中时不时的黑色幽默,也形成了田耳式的风格特点,使得田耳短篇小说打上个性符号。结语主要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揭示田耳短篇小说创作具有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