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视域下《孙行者》中的文化身份重构和重新定位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行者:他的即兴曲》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于1989年创作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不同于她之前的作品,这部小说把关注焦点从华裔历史的重构转到文化身份属性的构建。过去的研究主要是从写作手法,女性主义,主人公形象分析等角度入手,或者是单纯地从身份危机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身份问题的根源,却没能解决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归属与文化定位问题。小说主人公惠特曼﹒阿新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五代华裔,其杂糅的文化身份逃避不了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和刻板化的命运。汤亭亭通过塑造惠特曼﹒阿新这一人物形象,不遗余力地颠覆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揭露种族歧视,并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进行重构和重新定位。这一过程体现了霍米﹒巴巴关于杂糅策略与第三空间理论的特征,而对此鲜有学者探究。本文通过分析惠特曼这一具体人物形象,从他开始时的自我身份困惑和迷惘到自我身份重构和认同,再到自我定位与超越,最后找到自我解脱的方式,试图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进行重构和重新定位。霍米﹒巴巴强调身份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杂糅策略和第三空间理论突破了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重构了一个混杂的、间质的、共存的空间,为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路。本文基于该理论,以《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为文本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导致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困惑的原因,旨在重构文化身份,重新定位,从而走出困境。经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混杂的,多元的。在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第三空间才是华裔美国人进行文化身份重新定位的唯一空间。因为对具有混杂身份特点的华裔美国人而言这是一个可以协商的新空间,它超越了二元对立,并通过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杂化从而趋于和谐,而非异化、歧视和排斥。这样华裔美国人才能重获作为新型美国人的信心和归属感,也是惠特曼﹒阿新和其他华裔美国人的出路。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其他少数族裔文化身份的困境及建构和多元语境下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华裔美国人走出文化身份困惑提供一点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传统的物理分离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要求。新的船舶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开发和应用中,膜生物
由于毛细管电泳(CE)拥有强大的分离能力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拥有高灵敏的金属检测功能,因此CE-ICP-MS联用技术成为了研究金属抗癌药物KP1019作用机理的理想技术
近年来,由于多组分反应具有独特的合成效率、步骤简化、结构多样性、环境友好性、原子经济性等特点,更加接近于理想合成,受到化学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同时被广泛用于杂环化合物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木荷叶齐墩果烷型皂苷具有强烈的抑制稻瘟病菌活性。构效关系显示C21、C22位的当归酰基,C3位的糖基链与抑制稻瘟病菌活性关系密切。考虑到木荷叶皂苷含
自遮挡是由物体自身的一部分遮挡住另一部分造成的,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深度图像应用的普及,基于深度图像自遮挡信息的下一最佳观测
本文在局部一致空间上研究了具有临界增长率的非线性分形衰减波动方程解的动力行为:utt + αut +ω(-△)θut-△u +φ(u)=f,x ∈ RN,t>0.其中N ≥ 3;α,ω;为给定正常数;(-△
在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纳米金刚石粉末为碳源,纯钛为基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通过原
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盐。离子液体的特点有:无色、无味、熔点低、蒸汽压小、较大的液相范围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离子液体的这些
本实践报告以《俄联邦养恤金、社会保险金、强制性医疗保险金缴纳法》的俄文文本为研究材料,进行翻译报告的撰写,在翻译过程中总结本文本运用的翻译方法。希望本报告中阐述的
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和视频监控行业的大力发展,视频监控行业对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的视频监控存储系统以文件系统的方式存储视频数据,导致设备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