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行者:他的即兴曲》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于1989年创作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不同于她之前的作品,这部小说把关注焦点从华裔历史的重构转到文化身份属性的构建。过去的研究主要是从写作手法,女性主义,主人公形象分析等角度入手,或者是单纯地从身份危机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身份问题的根源,却没能解决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归属与文化定位问题。小说主人公惠特曼﹒阿新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五代华裔,其杂糅的文化身份逃避不了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和刻板化的命运。汤亭亭通过塑造惠特曼﹒阿新这一人物形象,不遗余力地颠覆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揭露种族歧视,并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进行重构和重新定位。这一过程体现了霍米﹒巴巴关于杂糅策略与第三空间理论的特征,而对此鲜有学者探究。本文通过分析惠特曼这一具体人物形象,从他开始时的自我身份困惑和迷惘到自我身份重构和认同,再到自我定位与超越,最后找到自我解脱的方式,试图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进行重构和重新定位。霍米﹒巴巴强调身份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杂糅策略和第三空间理论突破了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重构了一个混杂的、间质的、共存的空间,为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路。本文基于该理论,以《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为文本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导致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困惑的原因,旨在重构文化身份,重新定位,从而走出困境。经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混杂的,多元的。在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第三空间才是华裔美国人进行文化身份重新定位的唯一空间。因为对具有混杂身份特点的华裔美国人而言这是一个可以协商的新空间,它超越了二元对立,并通过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杂化从而趋于和谐,而非异化、歧视和排斥。这样华裔美国人才能重获作为新型美国人的信心和归属感,也是惠特曼﹒阿新和其他华裔美国人的出路。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其他少数族裔文化身份的困境及建构和多元语境下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华裔美国人走出文化身份困惑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