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电影的文化流变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被置于后现代、后殖民的国际语境中,商业化大潮不断冲击着中国文化,于是,中国电影创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影坛陷入了困顿和停滞状态。然而,刚脱颖而出的一批青年导演(即新生代)为九十年代电影幕启时分的短暂沉寂注入了青春血液,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和对现实的冷漠之心,用自己赤诚的艺术良心向第五代及传统电影提出了挑战,在文化和主流的边缘书写真实的生存现实和生命状态,开拓了中国新的电影题材和电影样式。 以张元的《妈妈》为滥觞,新生代影人的作品频频亮相并在国际上获奖,给世界一次新的震惊体验,从此也成为中国影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电影生力军。新生代导演在诞生之初就表现为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执著的艺术追求,他们按照自己理解的电影观,以真诚关注边缘人的生存和生命,书写自己真实的个人体验和生命感悟。在他们影片中无论是对青春焦虑,青春迷茫、青春变态的类似于“青春残酷物语”的描写,还是对成长记忆的痛苦倾诉;无论是对都市边缘人物构成的亚文化圈题材的青睐,还是对情绪表达、跳动结构的后现代感的热衷,都体现了新生代在题材和形式上不同于第五代及传统电影的个人化特色。然而,这种相当个人化的电影形态放弃常规叙事,造型结构和风格上充满了陌生感,对生存的理解过于狭窄,结果造成主流和观众的双重排斥。由此,新生代面临着电影的生存问题。 新生代影人有着年轻人的不确定性和变通性,在面临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时,他们依然能够放弃某些偏执的东西,使其更能符合当下的语境。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健全,消费意识形态观念盛行,电影成为一种时尚,观众主体年轻化、白领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新生代创作心态趋于平和,面对市场,逐步建立了迟到的市场观念,其影片也有了某种程度的整合与妥协。从《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到《小武》、《回家过年》都表现了新生代在继续坚持个人化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向商业化、主流化靠拢的趋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善于运用商业操作电影,形成了不同于他们以前的新的电影样式:操作性电影。这在一批以“中戏三剑客”为代表的更为年轻的新生代影人影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不再是师兄们固执地申述自我迷惑、表达青春冲动,而是更为平稳地为观众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新世界”,并且注意文化品位和商业包装的双重建构,致使《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网络时代的爱情》、《洗澡》受到观众的好评。并且从这些影片中看出新生代从边缘向主流、从反叛向回归的清晰方向,显示了新生代以一种长大成人的姿态从边缘文 新生代电影的文化流变化走向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中心舞台。当然,新生代在痛苦的转变妥协中,由于市场的压力和低成本制作,使得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操之过急,有失本我的真诚与故事的逻辑性,导致某些作品相比原来有着倦怠的玩味,真实中透着虚假。因此,新生代在以后的创作中应该保持一种相对平静的创作心态,把个性与真实,艺术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新生代从九十年代初到世纪末,已经历了十年的历程,从初出茅庐的个人化电影形态到后来操作性的电影形态,显示了新生代逐步走向成熟的不断摸索和变化的艰难道路。至今,新生代仍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化,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怎样,坚持自己固有的艺术个性并真实地反映现实,处理好市场和艺术的矛盾关系才是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朽的电影精品。WTO将是新生代的又一个未知的明天!
其他文献
本文将从富于主观抒情意味的散文作品细读入手,将中国现代学院派女性散文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和概念提出来。学院派的女作家们优裕的家庭生活背景、中西优良文化陶冶出来的志趣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成熟最早的一部叙事作品,其在经学、史学以及文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代表了先秦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左传》所取得的文学成果,对后代作品产生了
本论文对当代作家阿城的小说《棋王》以及其相关评论做了一个梳理和分析,在此梳理和分析中发现了当代文学评论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是为“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论文的第一部
庄子思想做为传统其意义并非是恒定化的,是真实而又鲜活的存在着的,在具体的历史现实文化语境下,不断的有崭新的意义敞开。当下社会,之于个体存在的内在精神状态而言是非和谐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