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SNHG15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増殖、凋亡及侵袭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易复发、进展及转移,因为是泌尿外科肿瘤研究的热点[1]。阐明膀胱癌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可以为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提供新的概念,还可以为膀胱癌的预测评价、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新的观点和思路。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为200个核酸的保守long non-coding RNA[2],其广泛参与组织分化、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胚胎发育(Human Embryo)等过程[3]。它们不编码蛋白,RNA在不同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等)。长链非编码RNA疾病数据库不仅是实验支持的长链非编码RNA疾病关联数据的资源,也是整合新的lncRNA疾病关联的工具的平台。此外,长链非编码RNA疾病也抑制了长链非编码RNA在各种水平相互的作用,包括蛋白质、DNA和RNA及miRNA。近年很多研究表明,lncRNA在各种肿瘤中如肾癌、肝癌及、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肺癌等存在异常表达,进一步调控以下Target gene的表达情况及水平,在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4]。2016年(帅勇锋)研究者首次在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细胞株中发现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它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他机制可能与caspase-3及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下调表达有关[5]。LncRNASNHG15定位于7号染色体(7p13 Chromosome)[6]。在肝癌[6]、胃癌[7]等它参与细胞增殖、凋亡、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调控过程。YANG DU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SNHG15在RCC组织和细胞株中上调,此外,使用小干扰siRNA敲除长链非编码RNASNHG15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YANG DU研究结果表明,LncRNASNHG15通过调节核因子(NF-KB)通路促进细胞EMT[8]。Micro RNA在膀胱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9]。膀胱癌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仍可被探索;miRNA似乎保持高度稳定,提示应用特定的miRNA可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10]。目前关于膀胱癌细胞中lncRNA-SNHG15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空白的状态,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在调控膀胱癌细胞的作用,试图揭示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过程中的机制。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大小、分期和转移相关,而s i RNA可抑制LncRNA-SNHG15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下调膀胱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SNHG15的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发生EMT进程,降低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在膀胱癌侵袭过程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SNHG15(lncRNA-SNHG15)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目的:深论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调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情况。方法:收集膀胱癌病理组织一共有30例在手术后迅速置于液氮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室提供的组织标本,通过病诊断为膀胱癌标本作阳性组,癌旁正常膀胱组织(经病理检查确定)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组织中的RNA以后续检测。通过RT-PCR试验检测膀胱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SNHG15(LncRNA-SNHG15)的表达情况。采用(Graph pad 8.0.1.2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膀胱癌上皮组织相对于正常膀胱组织,链非编码RNA-SNHG15(LncRNA-SNHG15)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P=0.0073)(P<0.05)如图1有统计学意义。LncRNA-SNHG15与患者的性别(P=0.999)和年龄(P=0.3268)无关,肿瘤的大小(P=0.0465)、分期(P=0.015)和转移有关。结论: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长链非编码RNA-SNHG15与患者的性别(P=0.999)和年龄(P=0.3268)无关,肿瘤的大小(P=0.0465)、分期(P=0.015)和转移有关。第二部分:长链非编码RNA-SNHG15(LncRNA-SNHG15)调控膀胱癌细胞株的增殖、凋亡的情况目的:深论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细胞中对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株(5637、UMUC3、J82、T24)及正常人膀胱细胞(SV-HUC-1);以小干扰RNA(siRNA)转染膀胱癌细胞及正常人膀胱细胞(SV-HUC-1),分为si-LncRNA-SNHG15阳性组和si-NC阴性对照组;通过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SNHG15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实验评估LncRNA-SNHG15在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所有的实验结果重复3次,实验结果采用SPSS及(Graph pad 8.0.1.2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膀胱癌细胞与正常膀胱细胞相比,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在膀胱癌细胞中高度表达(p<0.05),如图-2;膀胱癌细胞在siRNA转染后,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SNHG15的表达下调了(p<0.05)如图-3A,B,同时,膀胱癌细胞出现了增殖抑制,凋亡增加。结论:该研究结果显示在膀胱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SNHG15是高度表达的,siRNA可抑制长链非编码RNA-SNHG15的表达。第三部分:Lncr RNA-SNHG15调控膀胱癌细胞的侵袭性目的:评估膀胱癌细胞中的长链非编码RNA-SNHG15表达与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NHG15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UMUC3、T24)细胞系及正常人膀胱细胞,SV-HUC-1;以siRNA转染膀胱癌细胞及正常人膀胱细胞SV-HUC-1,通过Transwell检测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所有的实验结果重复3次,实验结果采用(Graph pad 8.0.1.2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膀胱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RNA转染后的膀胱癌细胞Lncr RNA-SNHG15表达下调如图4,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结论:下调膀胱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SNHG1的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发生EMT进程,降低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在膀胱癌侵袭过程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提示长链非编码RNA-SNHG15是一种促癌基因,可为将来膀胱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分子靶向标记。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冰岛的一座火山脚下,一家新开的工厂采用新除碳技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石化,让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无处可逃"。这家名为Orca (源自冰岛语,意思是"能源")的工厂在冰岛西南部的赫利舍迪地热发电站开展这一前沿的工作。该工厂的收集器在通过前端的风扇吸入周围空气后,会去除空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尾端的排气扇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
期刊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以及激素治疗等。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诊断时处于疾病早期且预后良好,但仍有20%的中晚期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转移和复发。子宫内膜癌干细胞(Endometrial cancer stem cells,ECSCs)是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数目较少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认为Aβ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的病理机制。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及其他异常聚集的蛋白能够激活炎症小体,可促进关键性致炎因子IL-1β等的成熟和分泌以参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多在妊娠中晚期发现,GDM不同于孕妇妊娠前已诊断的糖尿病,通常在分娩或终止妊娠后血糖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血糖代谢异常类型。GDM对孕妇及胎儿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孕妇的短期不良结局包括子痫前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出血、引产、早产等,胎儿的短期不良结局
目的: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恶性肿瘤,其患者总体发病率约占全部脑恶性肿瘤的40%-60%。胶质瘤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其中以IV级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各种恶性程度最高。目前对于包括GBM在内的胶质瘤,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两方面:即最大范围进行手术切除,及同时术后采用标准的放疗和化疗。多数患者在即使在这种治疗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肿瘤复发且预后不良。考虑到胶质瘤复杂的特异性和
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应用含碘对比剂后而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导致医源性急性肾衰竭发病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使用肾毒性药物的第三位原因,有研究发现高糖环境下更容易诱发CIN,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相关研究众多,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项研究发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mTOR和P70S6K去磷酸化失活现象增加,雷帕霉素是
目的: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作为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之一,具有局部侵袭性及易复发的生物学行为。AB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治疗常采取刮治术或囊肿开窗术治疗,导致部分AB的复发,进而引起AB的溶骨性生长,此时常采取病灶扩大切除术及颌骨节段切除,极大地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AB作为一种上皮来源的牙源性肿瘤,其复发率高达70%,而病灶转移率也高达2%。第四版《WHO头颈部肿瘤新
目的:在哺乳动物睾丸中,位于生精上皮基底膜(BM)附近的血睾屏障(BTB)对精子发生至关重要。BTB由相邻的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连接而成,将生精上皮分为靠近基底膜的“基底室”和靠近生精小管管腔的“近腔室”,为精子发生提供了免疫屏障。BM主要由Ⅳ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肝素糖蛋白和巢蛋白组成。Ⅳ型胶原蛋白是基底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啮齿类动物的睾丸中Ⅳ型胶原蛋白主要是由3条α3链组成的三螺旋结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对体外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体内荷CNE2瘤裸鼠的肿瘤形成时间、大小、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其结果,进而对可能的机制进行rescue验证,探讨MENK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继而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实验方法一、MENK在体内及体外抑制人鼻咽癌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