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情分析理论是基于对学习者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教学设计的理论,国内外均有诸多学者将学情分析理念的研究与各个科目的教学设计相结合。然而针对英语学科的学情分析研究多从宏观上讨论学情分析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应用情况和一线教师在运用该理论时的误区并给出相关建议的质性研究,缺少量化的实验数据对其加以评测。采用课中学情分析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教师根据课中学生对文本内容和预设的课堂教学活动即时的反馈发挥学情分析的联动作用,有针对性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且国内外针对阅读能力量表的设计已经较为成熟,便于开展教学实验进行量化研究。笔者由此找出学情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突破口,将课中学情分析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做实证研究,以分析课中学情分析理论对学生英语阅读认知能力的影响情况。本研究旨在探索运用学情分析理论会对高中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主要包含三个研究问题:1.学情分析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识别/提取书面信息的能力有怎样的影响?2.学情分析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概括/分析书面信息的能力有怎样的影响?3.学情分析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批判/评价书面信息的能力有怎样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P市某中学高一两个平行班的1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十六周的教学实验,其中在实验班进行课中学情分析模式的阅读教学,在控制班实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笔者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阅读量表”制定原则和方法编制了前后测的调查问卷,并将两班学生在前后测中各项题目得分的数据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具体讨论实验问题的研究结果。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相比,采用课中学情分析理论指导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后,实验班学生较控制班学生的识别与提取书面信息的能力、概括与分析书面信息的能力提升幅度较大,批判与评价书面信息的能力提升幅度次之,这主要是因为课中学情分析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提高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能力。启示了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结合课中学情分析理论进行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同时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也存在着案例研究的课例数量有待提高、试卷选材不够丰富等不足之处,有待学者们开展后续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