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尤其是在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破7”之后,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如何更好的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显得尤为重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区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比75.31%,为典型的工业园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更为深刻。对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更应该抓住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更应该通过依法、科学、合理政府行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本文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中政府行为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出该地区在新型工业化中政府行为的现状,运用政府干预理论查找政府行为不足之处,并分析造成政府行为不足的原因,从而对该地区在新型工业化中政府行为提出有效的建议。通过加强环保力度、注重三化协调发展,建立问责机制、健全考核机制,拓展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可有效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推动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对工业经济占比超四分之三的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通过改善政府行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破解发展瓶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速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国内214家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部分条件类似的地区,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