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常的气候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巨大影响,末次冰期以来,尤其是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警示我们,人类将来的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断加剧、“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全球气温上升对人类未来的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向草原牧业生态系统转换的过渡带,是东亚季风过渡带。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引起的降水量变化是限定农牧交错带范围的主要原因,此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现代农牧交错带的分布格局,造成农牧界线频繁摆动。在全球气温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如何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因此,对全新世以来农牧交错带气候演变规律的认识,可以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未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发展,以及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些基础理论支持。本文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沙漠-黄土过渡带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河-湖-沙漠沉积,以及沙地-草原过渡带腾格淖尔湖泊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的粒度端元模型、δ13Corg、正构烷烃、TOC、C/N、Fe2+含量等代用指标进行分析,重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认识了东亚季风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和特征,以及风沙活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探讨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得到了以下主要认识:滴哨沟湾全新世以来沉积物粒度主要由3个端元组成:EM1(30.2μm和363.1μm)代表了风沙沉积中的悬浮组分;EM3(19.18μm和195.1μm)代表了风沙沉积中的近源风成砂组分;EM2(19.95μm和120.2μm)属于湖相沉积中的滨浅湖砂组分。腾格淖尔湖末次消冰期以来沉积物主要由4个端元以及砾石组成:EM1(5.012μm)属于长期悬浮细粉砂,反映湖泊水位变化;EM2(17.38μm)属于远岸悬浮颗粒,代表远源风沙;EM3(104.7μm)属于滨浅湖相的近岸悬浮组分,反映出地表径流的变化;EM4(363.1μm)属于滨湖相跳跃颗粒,代表了近源沙地砂,反映出冬季风的强弱;砾石代表了河流-滨湖相滚动颗粒,指示了该时期腾格淖尔湖面极端收缩。滴哨沟湾早全新世10400~9270 cal a BP期间EASM开始增强,气候向暖湿转变,降水增加,森林草原逐渐发育;9270~8000 cal a BP随着EASM增强,温度降水持续升高,湖泊逐渐扩张;8000~5700 cal a BP湖泊发育最大;5700~4590 cal a BP东亚季风减弱、西风增强,温度和降水都有所下降,但气候相对湿润,出现疏林草原,湖泊变浅为沼泽。4590~2880 cal a BP冬季风增强,气候转向冷干,风沙活动重新活跃起来,疏林草原退化为荒漠干草原,滴哨沟湾的环境逐渐沙漠化。腾格淖尔湖在10920~10450 cal a BP,10050~8750 cal a BP和5450~5100cal a BP时期湖泊极浅;在8750~5450 cal a BP和5100 cal a BP~AD 1985湖泊较深且相对稳定。5100~3700 cal a BP达到最大湖面,大约2000 cal a BP之后湖面波动下降,但仍处于浅湖状态,直至1985年完全干涸。3830~2700 cal a BP期间风沙活动强烈。腾格淖尔地区大约2000 cal a BP以来人类活动逐渐加剧,对湖泊水文状况影响较为明显。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从早全新世开始东亚季风影响下,温度和湿度开始逐渐增加,湖泊开始逐渐扩张,在中全新世形成较为稳定的湖泊环境。但在不同的地区湖泊面积最大、水体最深的时间和成因机制不同,在沙漠-黄土过渡带植被覆盖较低、降雨补给为主的地区,在大约8000~6000 cal 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增强时期形成较深湖泊;而在沙地-草原过渡带植被覆盖度较高、夏季风带来降雨较少地区则在5000~4000 cal a BP期间,由于东亚季风减弱、西风增强,温度降低导致蒸发作用减弱、有效湿度增加形成高湖面。之后,随着东亚季风减弱,湖泊逐渐变浅,甚至干涸。大约2000 cal a BP以来,人类活动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阐述了新时期做好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一环,既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又能促进土地流转改变乡村生产经营环境,还能够满足农民增产增收、降低劳动强度的客观需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笔者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队伍建设、注重创新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农
为深入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3)污染的影响,基于北京市2019年秋季VOCs和O3高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数据,开展O3污染情况下VOCs浓度水平、组成变化和臭氧生成潜势(OFP)研究.结果表明,大气φ(VOCs)平均值为(22.22±10.10)×10-9,其中,烷烃是体积分数最大的组分,占总VOCs的55.65%,其次是含氧有机物(OVOCs)和烯烃,分别占总VOCs的 16.23
<正>架空层是易被忽略的空间类型,设计者不仅将活跃性的功能植入其中,而且还拓展了这一功能,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新思路。设计初衷是希望这所构筑物能成为孩子们的第三所幼儿园,让他们在游戏中实现与人互动、与环境互动;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空间,承载起邻里情长。
期刊
访谈从建筑师、教师王宝珍的专业学习开始,接着由师徒式的建筑实习,“因园工坊”与建筑实践,教学工作等多方面展开,探讨了这位青年建筑师从学习思考到实践摸索的历程。
智能化焊接是全球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引导下,新疆农机焊接智能制造业发展迅速。通过去新疆农机制造公司的实地调研,了解新疆农机焊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调研结果表明:新疆农机焊接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针对目前调研结果,详细介绍新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焊接设备并提出改良方案,旨在为新疆农机焊接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提升国际传播质量水平,是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海油新闻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谋求以更高视野、更宽领域、更实担当持续推进国际传播再上台阶,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强做优国际传播,积极推动构建“内容国际化、工作机制国际化、作者国际化、受众国际化”的中海油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成为各商家必争之地。过往学者对AP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企业的通用型APP,而中小企业为更好将产品和服务传递给自身客户开发的配合线下产品使用的功能型APP因其客户群体独特,使用人数少等因素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APP营销上本身处于弱势,但用户在APP上的行为数据对中小企业的营销非常重要。本文秉承数据驱动运营的思路,意图从APP用户使用行为和产品、销
<正>日本艺术家田中达也善于观察,做事细腻而用心,长期专注于微缩摄影。在他的眼中,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只要你肯用心,于细微处也能找到很多的惊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