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广记》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小说类书之一,对于保存宋前的文言小说起了重要作用。《太平广记》辑录的小说以志怪题材为主体,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辑录上也体现了宗教类分的特点。目前,对《太平广记》的宗教文化研究显得零散而又肤浅,故本文以宗教文化视角,从《太平广记》成书的宗教文化背景、编纂的宗教性体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统信仰以及编纂的宗教文化意义等几方面对《太平广记》作全面系统而又深入透彻的研究。据此,文章依次分为六章。 第一章从宋初三教合一的宗教发展态势,宋前辅教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宗教文化积淀,以及儒释道类书的编纂借鉴分析《太平广记》成书的宗教文化背景。 第二章是对《太平广记》编纂的宗教性特点进行考察。首先对《太平广记》类目编排整体上呈道释儒三教合一的板块特点进行探赜;其次运用量化统计方法对引书的宗教性进行分析;最后以宗教性文本为个案考辨《太平广记》的文本编纂情况。 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太平广记》中道教故事、佛教故事、传统信仰故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太平广记》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传统信仰文化内涵。 第三章是以神仙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考量神仙的时空分布、类型特点以及神仙故事的主题类分;然后分析神仙意象的典型——白鹤与青竹,探求其宗教文化意蕴和文化渊源;最后对神仙故事中的“石”意象和“七”数进行探析。 第四章是对《太平广记》中的异僧、佛经崇拜和因果报应故事进行探讨。异僧故事重点分析神通与佛教、犯戒与成佛的关系;佛经崇拜主要是考察《金刚经》、《法华经》和《观音经》的分布情况和宗教功效;果报故事侧重于分析佛教果报观念与儒家的现世关怀、伦理道德的关系。 第五章对命数天定的符命观念、血食祭祀的神观念、人魂所归的鬼观念、物老为怪的精怪观念等传统信仰进行剖析,并且对每类故事都进行了类分和统计,力求探析故事中潜在的社会思想和观念。 第六章分析《太平广记》编纂的宗教文化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统治者以典籍编纂手段对宗教文化进行了整合; 二是对后世宗教小说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全文以中间四章为重点内容,对《太平广记》的宗教文化内容作了充分的论述。文章研究注重文本分析与类目编排相结合、文本内涵与二次加工意义相结合,并充分运用量化统计方法,使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对制备的Cu-Cr析出强化型铜合金在电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对其磨损表面主要元素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
为了研究注浆法对反应烧结氮化硅抗热震能力及断裂韧性的影响,设计了两种pH值的料浆,采用直接压痕法测定了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并用急冷法研究其热震稳定性.结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更在于其漫长的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及由此带来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影响
网络文学在中国发展已十年有余,从最初的独自狂欢到以“起点中文”为据点的集团化写作,“起点”模式证明了文学网站在推动原创文学发展上的成功。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起点中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