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市于2016年首次全面施行“三统一”的初中毕业生体育现场普性考试工作,试后对于我市体育中考考试成绩的分析暂无相关研究,对于考试制度的实效性缺少理论反思和实证检验,急需运用理论对考试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校验。本研究试图运用理论检验实践,总结归纳出理论检验长春市首届体育中考制度建立方面存在的偏差及不足,为长春市体育中考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制度修正方面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为长春市教育系统提出改进意见,以解决体育中考的再实施朝向合理化改革与发展,对促进长春市体育中考的合理实施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项目反应理论在体育考试中的检验应用等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选用项目反应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并运用该理论的分析方法,对2016年长春市中学生体育中考成绩进行系统、客观、真实的分析,从考生成绩的平均水平及优秀率,市区及外县市、男女生、整套试题及单个项目等逻辑关系进行比较,并剖析考试制度在项目设置难易度、区分度、可靠性及合理性等方面的偏差及不足,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论为:(一)项目反应理论解决了考试成绩基础性描述统计不能达到的检验目的,以选考项目区分的整套试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体育考试等分值问题,不过分依赖于整体,不依赖于测验形式,对我市体育中考制度中项目设置的区分度、难度、可信度以及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分析。(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对成绩进行分析得出:(1)跳绳项目区分度最好,难度稍高,可靠性高,项目设置合理;(2)跳远、1000米/800米和前执实心球三个项目区分度较好,难度适中,可靠性高,项目设置合理;(3)坐位体前屈是考生选考最为集中的项目,且最易达到优秀标准,区分度最低,难度过于简单,可靠性差,项目设置的合理性相比于其它两个选考项目有待进一步调整。总体表现为:1分钟跳绳>立定跳远>1000米/800米>前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三)长春市体育中考所设五个考试项目均对于受试对象中等能力考生适用,但对于低能力和高能力两范围内的考生区分度不高,考试项目全面、准确的测验、考察各能力范围内考生真实能力及体质健康状况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议教育部门调整中考项目设置中坐位体前屈考试难度,调整评分标准的划分依据,提高该项目的考试区分度、信息量和可靠性,实现三项选考项目的考试标准、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趋于平等,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二)普性考试应当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建议教育部门细化五个考试项目在低能力和高能力范围内的区分标准,从而更好的增强考试项目对低能力、高能力范围内考生真实水平的考查能力。(三)由于项目反应理论只能依靠现有考试成绩分析项目设置合理性,建议教育部门依托专业单位做实验性测试得出真实数据,利用项目反映理论进行项目设置的再测,以作修订评价指标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