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罅隙里的欲望蠕动——论施蛰存小说中的世俗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d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施蛰存小说中的世俗人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从人的解放角度看,“五四”时期发现了“个人”,但并没有真正使“个人”获得独立自足的地位,也没有将个性主义贯彻到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身上,“个人”很大程度上是思想先驱式的,与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个体存在着较大距离。施蛰存“世俗人”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对从群体中分离出来的“个人”进行充分的内容建设,着重唤醒他们身上长期被各种规范所遮蔽的世俗欲望与权利,从而把人的解放推广到了每一个人。从当时的历史语境看,人的世俗化是一个比人的个体化更加简明、通俗、易接受的命题,它对反封建所起的影响可能比五四新文学还要深远。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对丰子恺心性自由创作的边缘化立场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身处20世纪上半叶时代背景的丰子恺,显示了特异的文化姿态。不管是文艺的主流还是非主流,丰子恺都与之维持了非同一
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如果你按照四时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个规律来养生的话,你就可以减少疾病在你身上的发生。《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是什么?就是在某个时令中,违背正常气候的时候,中医就叫做虚邪贼风,这些东西都会导致人疾病的发生。  过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生病。”冬天的时候,由于人的气血是闭藏的,如果这时候通过外界的
学位
张舜徽先生从文献学角度研究郑玄和许慎的学术成果、影响等所着的《郑学丛着》和《说文解字约注》是对清代以来郑、许研究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演释名》是《郑学丛着》中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作为年轻班主任中的一员,现把我带班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敬请批评指正!首先,
期刊
针对当下政治小说在研究界还不大引起重视的情况,本文对周梅森的政治小说进行了定义、分析和评论。希望通过对周梅森政治小说的研究,揭示周梅森政治小说的思想特色及艺术风格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丰富了文学的写作,推动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作家更加把写作当作一种文化使命,来章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寻求女
叙事诗作为诗歌体式的一种,无论是它的创作还是理论建设,都还不够成熟。作为一种专门的文学类型,叙事诗在古代文学史上实际并未能从其它文类中独立出来。而20世纪20年代前后
布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人民创作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宗教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灿烂的民间文学。布依族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伴随着贵州小说的发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