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河北省平山、唐海、北戴河海滨林场、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和南大港湿地五个地区的鹭类筑巢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筑巢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筑巢区的植物生长状况,筑巢区林分的组成和结构,并与相似生境的非筑巢区进行对比,以查看筑巢区受鹭类影响的状况。对筑巢区和非筑巢区的土壤进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盐量、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的含量和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通过分析了解鹭类和筑巢地土壤养分、微生物以及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协调人——鸟——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的可持续利用资源不被破坏,鹭类的生境不被破坏,总之,要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为鹭类、栖息地和环境状况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运用Statistic 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因子分析来分析筑巢区中受鹭类影响较大的一类因子;采用T-检验来分析比较鹭类筑巢区与非筑巢区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分析由季节不同引起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食性不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1鹭类筑巢区的物种多样性要小于非筑巢区,而且生长状况不如非筑巢区,物种多样性较低。2四个地区共同受鹭类影响较大的因子包括全氮、全磷、有机质、碱解氮种因子,平山地区和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唐海湿地和北戴河海滨林场受鹭类影响的因子相似性较高,这和种群大小、食性和筑巢树种有关。3筑巢区土壤养分含量与非筑巢去相比,养分含量要比非筑巢区高,其中差异显著性因地区而异,说明土壤中养分含量受鹭类的影响。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远远高于其它三种菌类,是筑巢区中的优势种。4在季节变化上,秋初季节的土壤养分和要高于春末季节,差异显著性因地而异。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上,春末季节高于秋初季节,差异显著性因种类而异。5取食淡水鱼对土壤中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钙含量的影响比取食海水鱼对土壤中这些养分含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而且两种食性对土壤中全氮含量的影响成极显著差异水平,这可能与鹭类所取食的食物成分有关。6鹭类筑巢使土壤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枯死,使可持续利用的森林资源受到破坏。为了保护鹭类不受影响的同时又能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应采取措施一方面使鹭类受到保护,另一方面,使森林资源不受破坏,最主要的措施是扩大鹭类的筑巢地,减轻因筑巢过多而造成对植物的破坏。要合理利用和开发鹭类资源,协调好人、鸟、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