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电子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电子产品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图形用户界面(GUI)作为人机交互媒介,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创新焦点。在电子智能产品的物理形态趋渐弱化的时代,智能产品的GUI设计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GUI在电子产品技术领域较为领先的国家早已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而我国保护制度的推进却较为迟缓,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与国际存在差距。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8号令,《专利审查指南》正式将图形用户界面纳入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2019年发布第328号令,针对图形用户界面又有了进一步修改。然而,我国外观设计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保护的相关规定只通过《专利审查指南》明确。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特殊属性,使其常受到专利法的掣肘,产生侵权争议,阻碍GUI创新成果的保护。本文主要就2019年《专利审查指南》新修改的有关GUI的规定,结合相关司法案例和外国的司法经验,分析GUI保护的相关问题。对我国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保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大致介绍我国图形用户界面的发展情况和保护现状,援引三星与苹果的专利纠纷案,体现图形用户界面的国际保护水平。通过我国《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引出图形用户界面的问题研究。第一章对图形用户界面的定义、法律特征、类型做了基本阐述。通过我国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数据,大致展现了图形用户界面保护的现状。简要介绍了 2019《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通过对比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表明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优势性。第二章依照2019《专利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对图形用户界面在专利申请授权阶段做了细致分析。包括图形用户界面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条件,动态图形用户界面的申请要求,图形用户界面图标的保护。第三章对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保护的客体进行厘清,通过一些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分析图形用户界面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专利保护范围以及在侵权判定的过程其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分析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关系。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一些适当的解决方案。第四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前述图形用户界面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汲取域外国家的保护经验,提出一些完善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思考与建议。例如厘清图形用户界面保护的客体、完善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相关规定、间接侵权的认定规则、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