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通货膨胀对公众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经济术语。特别是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日益严峻,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范围如此之大,程度如此之深,往往使人们谈之色变,因此人们对其有切身的体会。本文试图找出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治理的对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通货膨胀的基本认识,即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以及通货膨胀的测量指标等。第二部分是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的解析。我国经济在经历2009年至2010年的短暂繁荣之后,通货膨胀政策的后果逐渐凸显。进入2011年之后,我国的CPI和PPI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物价持续走高,居民生活压力加大;经济环境波动较大,营商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等。这表明,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政策难以使国民经济走向繁荣,反而会使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萧条。第三部分是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量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大增使得我国投资规模迅速膨胀,而社会总需求的迅速膨胀又使得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货币越发越多。另外,输入性通货膨胀也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第四部分是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制定的通货膨胀的医治对策。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而导致货币供给过多的诱因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医治的对策主要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平衡国际收支等。同时,通货膨胀的治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会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失业增加,因此政府必须坚持实行医治对策,决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