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最早创办的中医学校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省会昆明开设的医学堂,由南宁(今云南省曲靖市)陈雍(字,子贞)主其事,自编专用教材《医学正旨择要》。在云南医学堂的培养下造就了一批中医人才,时值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时期,该医学堂毕业的学生或投身到革命军中从事军医工作,或在地方行医济世,造福一方,成为云南医学界的一支中坚力量。其中较著名的有缪嘉熙、林厚圃、朱璋、郭继高、谢浩知等人,所以在云南医界称其为“三迤名医,皆出其门。”清代云南医学堂作为云南本省第一所官办医学教育场所,它的创建为云南中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填补了云南在近代史前由政府兴办中医教育院校的空白。目的: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考证云南医学堂相关办学史料的基础上,加强对该教材的整理挖掘,归纳总结出清代云南医学堂教学内容、教育思想理念等中医教育有关内容。为我们借鉴清代云南中医药教育教学经验,对现代中医药学生的培养教育和中医药教材内容革新,以及研究近代云南名医成才之路等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方法:本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医古籍进行收集、归类、总结等方法。以中医文献研究的思路,依据现有史料考证分析医学堂办学始末。重点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医学堂教材《医学正旨择要》为线索,进行梳理分析,反映出医学堂中医教育特点。并找出现代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医学堂自身视角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论:经检索发现,尚无以某医学堂为作用点,对其中医教育进行专题深入系统阐述的相关文献。除了以几部医籍著作(不同朝代所选择医籍有别)为教材之外,也未查阅到清代以前专门为办学而编写的系列中医药教材。《医学正旨择要》是目前我国首次发现的清代以前中医学系统教材,课程设置规范而又具体,内容系统而又全面。清代云南医学堂的出现开创了云南近代史之前官方教育的先河,其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思想也为振兴现代中医药事业,改革中医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