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社会排斥的助残社会工作行动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复康巴士出行项目做为个案进行项目研究,分析助残社会工作在消除社会排斥方面的行动策略。笔者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机构筹资购买了两辆复康巴士,希望通过巴士这个桥梁带领残障人士出行,恢复残障人士的社会功能。复康巴士是加装了方便有出行障碍的服务对象进出车厢辅助设备(液压升降平台、可伸缩钢铁滑道等)的特殊车辆。以巴士运作为契机,笔者开展复康巴士服务项目,于出行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社工服务,以达到残障人士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改善,减少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排斥行为。项目运作三年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服务数据及服务经验,笔者希望以此项目为研究样本,了解以下几个目的:第一,项目运作前残障人士面临的社会排斥有哪些;第二,项目运作过程中社工为消除残障人士社会排斥,运用了哪些介入策略;第三,助残服务在消除社会排斥方面的效果如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至第二章:绪论、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然后对论文的理论:社会排斥理论进行文献综述,说明社会排斥理论在助残社工服务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重点。第三至五章:介绍项目的动态发展过程,说明前期残障人士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社会排斥情况;重点阐述项目过程中社工为消除社会排斥而进行不同的介入策略;最后对项目的成效进行总结。第六章:对助残社会工作如何消除社会排斥进行相关结论与讨论。笔者经过对复康巴士项目的分析,运用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社会排斥视角下助残社工服务的相关策略。笔者认为在自我认知方面,社工可以解构残障人士的自我排斥观念;在人际交往方面,社工可以重构残障人士与健全人士的互动环境;在社会参与方面,社工可以拓展残障人士的社会参与空间。最终促进了残障人士心理的健全发展,强化残障人士的人际支持网络,使残障人士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及参与权。
其他文献
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所致骨代谢障碍,称为肾性骨病或肾性骨营养不良(RO),除有严重肾功能障碍外,还表现有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以及相应骨代谢性病理改变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以及Cytoscape可视化软件,研究麝香乌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成分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探讨麝香乌龙丸治疗RA的作用机制
住宅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保障公民的住宅权是国家需承担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障性住房对实现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宅权具有关键作用,是国家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不平
重庆市自2009年起将填空题的题数由以前的10道改为6道,每道填空题的分值由以前的3分改为4分,第16题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亦即大家常说的“填空压轴题”。因其承载着“压轴”的功
本文以纵向时间轴为顺序,以明清以来我国境内出版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论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出发,对阅读教材的定位、编写原则及形式和内容进行探析,进一步说明阅读教学与阅读教材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依据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发展规律与实际情况,将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
血清β2-m测定,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肿瘤及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指标,今笔者探讨88例抗HCV阳性患者的血清β2-m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俗语云:“杀鸡焉用牛刀。”意思就是比喻不必大材小用,小题大做。然而,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正需要“小题大做”。小错不及时纠正则铸成大错,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深入、有效、
一般而言,竞赛题因难度大而不宜直接“拿来”作为中考题,但解决竞赛题所用到的独特思想方法又能反应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因而一些典型竞赛题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加工、打造
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创新思维为线索组织教学,课外开展机械设计竞赛和SRT活动,有效地激励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研究生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出发,从知识传递、方法传授、交流互动、技术应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立动态课堂、优化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的必然。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堂教学;动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69-0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