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犯罪客体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环境犯罪客体的争论较大,相继出现各种学说。这些学说虽然从某种角度上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全面,没有完全揭示出环境犯罪客体的本质。因此,有必要对环境犯罪客体重新界定。本文采取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考量犯罪客体理论的沿革发展,围绕客体理论成果讨论,进而提出法益说的优越性。结合环境犯罪特殊性对刑法法益、环境法益的概念和关系进行相应梳理,借鉴国外环境刑事立法思想,以环境法益观念指导环境犯罪客体研究,倡导将环境犯罪客体界定为环境权,论证环境刑法中环境权在定义、主体、内容与其他部门法中异同,最终形成在环境刑法体系框架内合理论、合目的、可操作的环境权。全文在章节布局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环境犯罪客体研究现状,逐一分析当前环境犯罪客体各类学说,指出学说各自缺陷,明确科学界定环境犯罪客体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着重探讨解决界定环境犯罪客体的前提和环境犯罪客体应为环境权两项内容。从何为犯罪客体、何为环境犯罪入手,回顾了我国犯罪客体理论从旧通说到新通说,从社会关系论到非社会关系论,从社会利益论到法益论的发展脉络,比较地提出法益说解释犯罪客体理论的优越性。参考国内外环境犯罪各学说,以法益说为指导从环境犯罪定义中抽象出环境犯罪的本质,辅以参考国外环境立法技术,为我国环境犯罪客体的科学界定提供借鉴。在结合上述结论之基础上,着重论证应将环境犯罪客体界定为环境权,旨在解决了两个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即环境权的主体和环境权的内容。第三部分,阐明环境权作为环境犯罪客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肉食的重要来源之一,商品鸡的饲养技术以及产品质量都对产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为此,不断加强肉鸡养殖过程中的传染病研究,提高日常管理力度,加强肉鸡感染病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在抗
2007年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探讨,我国现阶段的刑事政策已初步确立,今年的“两高”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区别对待,
针对超宽带(UWB)对窄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潜在干扰分析,使用基于物理层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脉冲无线电(IR)和多带(MB)等不同技术体制的超宽带系统对塔康(TACAN)系统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了系统
激光应用于材料加工,被誉为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激光切割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与传统机械刀切割相比,激光刀头的机械部分与工作部件无接触,切割过程无损耗,
背景:结直肠腺癌(CRAC)的组织学分级是影响CRA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高级别CRAC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总体预后较低级别CRAC更差。术前准确评估CRAC组织学分级有利于协助临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基于内镜活检病理对CRAC组织学分级行术前评估,然而这种方法因其组织量有限、活检位置表浅甚至偏离肿瘤位置而致准确性不高,同时内镜活检作为有创性
简要介绍了植物叶绿素降解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树脂基复合导电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碳纤维的工业化批量生产促进了碳纤维在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碳纤维生产复合导电材料不仅可以在腐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