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作为封建末世的英雄,政治上建功卓著,文学上成就斐然。作为一位“赤地立新”的诗文大家,他在古文创作上颇有成就,被誉为桐城派“中兴盟主”;在诗歌上,他张扬宋风,举世影从,并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曾国藩诗论及诗歌对后世影响极大,是一个值得研究且仍待深入研究的诗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关注曾国藩,但总的说来,对作为诗人的他的研究与他的地位和影响还不相称。本文第一章综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国藩诗歌研究状况。文章还论述了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首先概述诗人的创作状况,根据其显著变化的人生经历及文学活动,大体以十年京官生活结束,自出京创办团练、创建湘军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曾国藩的诗歌,真实的体现了他所处的急剧转型的时世风云,内蕴丰富,跨越时空长,国事家事个人事都有,大体归纳为四类:人生之志;忧国之情;亲友之谊;落寞之意。文章重点论述曾国藩诗歌宋诗化倾向的艺术特色。曾国藩受当时宗宋诗风的影响,道光二十年,他再次入京后,其诗歌创作便已归于程、祁、何氏之宋诗派一路了。他的诗歌有明显的宋诗化倾向:以学问为诗;以文为诗;崇尚气势;兼容情理;讲究技法。文章还对曾国藩诗学思想的地位和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其与桐城诗派和宋诗运动的关系,概述其对后世产生的广泛影响。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文章力图对曾国藩诗歌做一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索,并力求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分析,从而客观地评价曾国藩的诗歌在当时诗坛和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期待能够弥补在曾国藩诗歌研究方面的不足,从而推动近代诗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