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妇科的常见病,以盆腔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健康。其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占10%-15%,在不孕妇女中高达40%-50%,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腹膜型、卵巢型、阴道直肠型和特殊部位型或盆腔外型4大类。其中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卵巢巧克力囊肿)最多见,发病率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20%-40%。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清,在临床上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变、不同的分布和扩散及不同程度的表现,可谓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且该病易于浸润和复发,故已成为妇产科的难治之症。手术和药物治疗目前仍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术方式,它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且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瘢痕小、术后粘连机会减少的优点。因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尚年轻,要求保留卵巢功能甚至生育功能,而多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粘连松解术等非根治性保守性手术,故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如何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改善生育,是临床工作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点。本文选择了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13例,其中包括不孕症患者43例,按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法,将所有病例进行分期,同时将其分为三组,单纯手术组、术后孕三烯酮组及诺雷德组(GnRH-a的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分期的三组在24个月内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妊娠率,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发现无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如何,经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将明显改善痛经、下腹痛等疼痛症状,显著降低复发率,改善和提高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不孕症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Ⅰ期、Ⅱ期患者孕三烯酮组与诺雷德组之间的症状缓解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Ⅲ期、Ⅳ期患者孕三烯酮组及诺雷德组之间的症状缓解率及复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诺雷德较孕三烯酮能更好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孕三烯酮副反应主要以肝功能影响及高雄激素症状为主,所有副反应均于停药1~6个月后恢复正常。诺雷德副反应主要是低雌激素症状,停药1~2个月后症状即缓解。两种药物的病人依从性均较好。综上,建议对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无论分期如何,经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应加用孕三烯酮或GnRH-a进一步治疗。对于Ⅰ期、Ⅱ期患者,可采用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的孕三烯酮;而对于Ⅲ期、Ⅳ期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清除异位病灶后,辅以GnRH-a治疗较孕三烯酮更能提高疗效,控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