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理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古代典籍,揭示“工”是中国古代的理论知识和知识人的重要源头,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实用理性”的特质。基于此,“居”作为人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受到先哲的关注。古代学者重视并热心于建筑活动,对建筑的观察与体验极为细腻,思考角度多样,形成了丰富的、基于现实生活的建筑理论。经由这些观察和思考,“居”从物质到精神的多层次意义被逐渐揭示,最终成为具有本体意义的思想范畴。“居”的本体意义具体地体现在其通过自然与人伦两个方面对人与建筑全方位的塑造之上。
其他文献
天堂寨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天生的疗养度假胜地,但是当地度假旅游的开发相对滞后、与自然环境特征的结合尚显不足,本文针对此现状,从疗养型度假村入手,研究建
学位
屯堡人作为独特的汉民族亚文化族群,在发展受制和经济落后的状况下其各项外显性的文化特征和内在人格品性、文化精神一直延续。自1980年代中期以地戏为介入点,这一丰厚的文化资
本论文对京杭大运河南端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运河段沿线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索该区域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目标与策略。  江南运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水平需求的提高,近年来新建成的住区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设计,而旧城区因建造年代较早,受当时经济、施工工艺等的影响,这些住区的居住环境难以满足现在人们的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步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明朗。购物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其步行系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起源与发展的命脉区域,是生态敏感脆弱区域,有着优越的生态位势,关系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导致城市滨水区
学位
近年来,关于乡土建筑特色传承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及影响力席卷中国的建筑,而乡土建筑首当其冲。随
现代办公建筑多依靠空调保证室内热舒适,然而空调在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却带来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不利健康等众多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所以,探索替代常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