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动画电影配音翻译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影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近十年来,配音动画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绘声绘色的中文配音不仅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片的内容和主旨,也勾勒出角色的独特个性,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鉴于配音动画片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少年儿童,他们对英文或其他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动画片配音脚本的翻译及后期配音都会对配音版动画片的整体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动画片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有趣,形式丰富,对于那些并未精通外语的中国儿童来说,配音动画片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贴心的选择。配音动画片以一种简单有趣的方式,将国外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给观众,成为了小朋友们了解异国文化和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让他们在娱乐中接触和感受国内外的文化差异,了解国外的价值观、习俗和生活方式。因此,动画片的配音译制对于国内外跨文化交流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配音动画片发展空间广阔,而且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电影界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国内外对于动画配音译制的研究依然悬殊。国外翻译界对配音译制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文献也较为丰富。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相对较为有限,尤其对动画片这一特殊的电影类型,更是鲜有涉及,也没有足够系统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动画片的配音译制。本文以十部深受国内儿童喜爱的美国动画片中文配音版为例,从配音与配音动画片的定义、主要特点、制约因素、配音原则等方面着手,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例证,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配音动画片语言的顺应性,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对其中的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与鉴赏,为动画片的配音译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动画片语言的瞬时性和简洁性、配音译制模式的制约性以及儿童有限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动画片的配音译制需要作出一定的变通和顺应。一方面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另一方面应尽量迎合儿童的心理,生动幽默,避免暗含暴力、色情、粗俗的词汇,同时要顺应译入语文化习惯、顺应社会的整体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并与时俱进,使用具有时代性的表达,减少语言上的代沟。
其他文献
“观念”(концепт)在语言文化学研究中被视为“文化结构”或“文化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观念分析法包含对语言文化观念各个层面的探究,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揭示民
本文给出了动惯性系中的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文章引用比喻,谈了歌曲创作的方法和步骤,使歌曲创作的复杂过程更加形象化、简单化,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