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并具有一定季节性。流感病毒会不定期地引起大流行,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很高。流感病毒完整基因片段的重组形成新亚型,而且由于人群缺少对新亚型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历史上所记载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重组病毒株引起的。病毒基因突变的发生以及新亚型的病毒的出现,都引起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担忧。对于流感的治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对流感病毒有一定控制作用,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流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策略。由于免疫系统很容易识别的病毒蛋白中不断变化的基因,使得病毒能够逃避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反应。这些基因变化引发新的高致病性菌株,有可能导致流感大流行。因此需要经常更新疫苗,以确保其有效性。研究表明,HA头部抗原的快速进化,使其特有的免疫系统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中出现的漂移株可能没有效果。相比之下,在亚型间高度保守的HA茎部区表位引发的免疫应答,可以产生更广泛的交叉保护性免疫。因此,一种能够将免疫反应集中在HA2表位上的疫苗,可能是对漂移的流感病毒株提供交叉反应免疫的关键。并且针对高度保守的HA2茎部区域最近被提出作为设计通用流感疫苗的有用策略。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表位多肽免疫原,此多肽免疫原保守性较高,包含简短的线性的优势表位,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中和活性。首先针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内1934年到2016年5989条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素(HA)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B细胞表位预测、T细胞表位预测以及对HA结构模拟,从中获得了高度保守并含有B、T细胞优势表位的嵌合的八条多肽序列。化学合成偶联KLH载体,并通过一系列包被不同抗原的免疫原性检测,我们确定了三条免疫原性较高的多肽免疫原。并且基于此初步筛选的多肽序列,经过免疫原优化设计,再次偶联Ferritin载体,拟增加免疫原的免疫原性。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免疫血清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体外微中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免后抗体血清对H1N1亚型和H3N2亚型病毒均有中和活性。这种交叉中和活性间接证明了我们设计的流感表位的广谱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筛选、设计、制备和评价了H1N1流感病毒HA茎部保守区表位多肽免疫原,此免疫原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中和活性。本研究设计的免疫原在流感病毒疫苗应用中不仅能够降低研发成本,而且能够缩短研发周期,有效的应对流感大爆发。此段高保守性HA2茎部表位的设计及中和活性的检测,能够为未来开发广谱流感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流感病毒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