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智能化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方向,而感知则是实现机器人智能的基础。同视觉、听觉一样,触觉是机器人感知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机器人感觉并识别物体,完成多种复杂的任务。目前,对于单维力触觉传感器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单纯对法向力的检测已经很难满足智能机器人对触觉传感器的要求。鉴于多数物体的表面并不是平整的,因此触觉传感器在检测接触物体表面的各项参数时,对切向力的检测是必需的。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从压电,电容,PVDF,MEMS等技术出发来研究可以检测三维力的触觉传感器。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研究成果大都是盔甲式或者组合式的触觉传感器阵列,它们基本上是很难满足服务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人的实际需求的。本论文所要介绍的新型触觉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压敏导电橡胶的并且可以“整体注射成型”,此新型柔性触觉传感器具备可检测三维力的特征最主要的是其兼有柔韧性和。此种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先固定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结构框架,而后再填充橡胶对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进行定型,这样将有利于多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产品化发展。本文是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用于检测三维力的人工皮肤”(编号:2007AA04Z220)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种新型柔性三维阵列触觉传感器的研究”(编号:60672024)的资助下完成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采集系统的设计。对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采集系统的总体框图做了简单介绍,其后对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设计、检测原理以及检测中可能存在的串扰问题给予了解决。对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功能电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器件的选择到最后形成电路都给予了介绍。对固件程序的开发进行了比较完整的介绍,包括开发环境的建立固件程序的具体设计。并且单独对基于USB的通信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2、基于PC的系统软件设计。由于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系统应用程序是在Windows XP环境下开发的,所以对Windows XP环境下的I/O请求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驱动程序进行介绍,主要对WDM驱动程序跟USB驱动程序进行了介绍。对三位柔性触觉传感器采集系统的滤波算法进行了介绍,后面主要介绍了三位柔性触觉传感器采集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3、标定试验台的搭建以及实验结果分析。针对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系统要进行实时、高速的采集、分析等特点。下位机AD采集和总线通信系统是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进行了设计,上位机主要采用基于USB的PC机的软件系统设计,此系统包括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分析以及上下位机通信的USB端口的设计。通过实验室自己设计的标定试验台对柔性触觉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进行了标定。文中详细描述了利用该标定试验台的搭建,以及传感器标定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给出了传感器的标定并提出了对数据进行校验的优化方法,以便于使得数据更接近实际。
其他文献
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够缓解有限司法资源所造成的诉讼压力,使不同特点的纠纷得以妥善解决。然而,我国在推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同时,有时也在推行单一化机制,从而陷入了种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哲学思考涵盖了二战后困扰着欧洲整整一代人的问题:面对一个充满荒谬与暴力的世界,人应该
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潘煜双一、会计软件的现状会计软件从1979年开发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79—1983)、推广阶段(1983—1988)和商品化阶段(1988—现在)。目前经过财政部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呼叫中心产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业务应用由早期的电信、金融等行业逐步渗透到政务、公共能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就业难"这一问题中,最困难的一环当属生源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情况严重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和滋阴降气汤,中药组60例,服用滋阴降气汤,西药对照组60例,采用奥
刚过来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
为克服传统喷油助燃再生方式存在的火焰难以形成、点火容易丢失和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采用了缸内后喷与排气管喷油相结合的微粒捕集器(DPF)再生系统。利用台架试验研究了缸内
现代社会,需要良好的求医环境以及更优质的配套服务。以人为本成为医护工作者的核心服务理念和主要任务,以确保患者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