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类型电影的研究逐渐受到理论界的重视,电影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以舶来品的身份发展的,所以我国类型电影的研究也似乎总摆脱不开西方类型理论的束缚。但目前来看,靠西方理论来衡量中国类型电影的成长似乎是不可取的,换而言之,类型电影并非是共时性的概念,它的发展更多体现在历时性的进步中。战后电影时期向来被我国理论界认为是我国电影发展的成熟时期,成熟的创作团队,成熟的创作技巧,成熟的现实主义精神品质等使得这个时期的电影成为很多理论家研究的宠儿。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这时期我国类型电影创作的背景和状况,从中获取一些前辈们在电影创作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本论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类型电影的概念和现今类型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战后时期类型电影的发展境遇和战后时期出品的主要类型电影,简要论述了在艰难的岁月中类型电影依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第二章的部分主要集中分析了战后时期两部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章通过对前面所述的分析和战后时期一些经典电影的学习,得出了笔者认为的战后时期类型电影的闪光点。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战后时期的类型电影在如何把握外国类型电影技巧和继承我国“影戏”传统,以及发扬我国电影精神方面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