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系统中流体的热质传递关系及NTU_m分配优化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除湿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除湿方法,利用具有除湿能力的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从而实现空气除湿和溶液再生。相对于传统的除湿方法,比如冷凝除湿和固体除湿,溶液除湿有着自身显著的优势。目前对溶液除湿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且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主要研究溶液除湿系统,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分析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中参与热质传递的流体的内部关系;二是基于NTU_m分配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首先建立溶液与空气在填料塔中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回风再生的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为载体,利用文献中数学模型的解析解,理论推导出系统中空气状态,溶液循环和冷热源温度三者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确定的空气状态(新风,回风,送风和排风)能决定一个确定的溶液循环,同时这个溶液循环只能由一组确定的冷热源温度共同实现。根据这个关系,数值模拟出新风和送风与冷热源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冷源温度对送风状态的影响比热源温度大。新风的含湿量对冷热源温度的影响比新风温度的影响大。以新风再生的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为载体,以系统所需热量或者热泵所需功耗为优化指标,在总NTU_m一定时,理论推导出除湿器和再生器的最优NTU_m分配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由于等相对湿度线的非线性和两个填料塔工作区域的不同,除湿器的最优NTU_m大于再生器的最优NTU_m。在以回风再生的含全热回收的溶液除湿系统中,当总NTU_m一定时,根据数值算例,除湿模块的最优NTU_m大概占总NTU_m的70%,远远大于全热回收模块的最优NTU_m。根据上述两个系统的优化结果,系统所需热量可以作为溶液除湿系统在NTU_m分配时的典型优化指标。
其他文献
基于Horst的势能面, 用SVRT(Semirigid Vibrating Rotor Target)方法对D+HCN反应进行了含时波包动力学研究, 计算得到了不同初始振转态的总反应几率和积分反应截面, 采用Unif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学校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由此诱发不同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者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压力和诱发的抑郁情绪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抑郁的认知理论出发,去探索认知内容和认知形式对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前人研究大多基于问卷测量,无法克服社会赞许性等效应,可能造成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文采用问卷测量与访谈研究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压力
研究了氯仿溶液中分子阵列N.N-二[对-5’-(间-10’,15’,20’-三苯基卟啉)基-苯基]-3,4:9,10-四羧基茈二酰亚胺(TrPP-PTCDI-TrPP)在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作用下荧光光谱的变化,质子化
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测量电极,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参比电极, 设计组成无液接电池, 用于氯化铯-糖(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水三元体系中组分之间弱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目的 探讨>80岁的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97例>80岁的肺部感染并发MO
我们在惊叹NBA球员们高超技艺的同时,更应该惊叹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速度、超越、竞争、团结、奉献、参与、荣誉、拼搏、合作,正是因为NBA蕴藏着如此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才
2011年,是中华民族齐心协力,继续谱写盛世华章的一年。几大极具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及盛会的胜利举办,给了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良好契机。从谋求共赢发展的博鳌亚洲论坛到
目的:探讨年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终止后出现长间歇的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358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