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四章,分别是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清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章节,从死亡与再生观念、解除之术、墓葬构造与功能、再生仪式等方面相互贯通,试图以宗教的视点对墓葬背后的信仰要素进行系统的解释和论述。先民不相信死亡是人生最后的结局,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仅仅是生命形式的转化,灵魂将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由远古时代对死亡的认知模糊到拒绝接受死亡,再到史前创造出一系列复杂的墓葬仪式,其象征意义建立在生者相信死后灵魂继续存在的基础上。至秦汉时代,人们在墓葬仪式中不自觉地发展出一系列行为,成为早期中国思想与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代墓葬信仰重要的思想基础。在道教产生后,它的再生理论认为生命可以逆宇宙变化而动,因此,死后的世界存在着相互通达的关系,人有可能经过某种特殊的修炼而重新回到他曾生活过的世界。道教之所以认为人可以以逆化顺,是因为他们认为身中壶天与鼎炉同构,壶是仙人的标志,炼丹术更认为身体犹如一壶,可变化为天地。随着炼丹术的出现,商周时作为通天礼器的鼎成为炼制丹药的器具。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修道之士发现在鼎中可以炼制出让人长生不死的金丹,逆天地造化而不朽,这种神秘的变化使鼎产生了与宇宙模式一样的哲学意义,天地是放大的自我,个人是浓缩的宇宙。炼丹的变化发生在炉鼎间,宇宙的造化发生在天地间,于是丹鼎、天地、宇宙就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因此,考古发现的大量文物中有鼎的图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信仰带来的变化。世界各种宗教相信只有圣洁的人才能在死后进入墓葬这个神圣的空间。汉代人认为,人世之外还有一个鬼神世界,鬼神能支配人的凶吉祸福。生者为求福避祸,应采取各种仪式使生者家宅安宁,死者冢墓稳定,这种仪式就是解除。早期解除仪式以方相氏打鬼、巫觋解土为主,随着道教影响日益扩大,这种方法有所改变,即将代人假形物、五石神药、镇墓券、解(除)注瓶等放入墓中,希望以文字的力量达到驱鬼的目的,考古发现的解除(注)瓶、解注文均表明解除活动与巫觋有关。汉代人相信死后有来生,但是又担心死后无法重生,因此葬仪文书就成为他们进入死后重生世界的通行文书。将葬仪文书埋入地下可以有效地驱鬼压邪,还可以与掌管土地的地下神及祖先建立沟通渠道,取得合法的地下土地使用权。经过解除术的清洁作用,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解除了潜在的威协。汉代人认为墓葬是象征性的宇宙中心,死者—旦入墓就会被纳入天界并得到重生,因此在建造时不仅要在形制上模仿生前居室,将随葬明器放入墓室,而且还要在葬室装饰上体现对宇宙的认知。这种观念的变化以及汉代墓葬形制的变化成为墓葬信仰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其他宗教人神分离相比,道教神仙世界同时具有出世性和世间性。出世信仰认为仙人生活在天上或海外仙境,不出世信仰相信长生乃至不死。事实上,道教的仙境仍然具有世间性的特点,修道之士栖身的山中石室、洞室名义上是他们的炼养之地,实则为他们在此世的仙境。门的基本功能是分隔两个不同的空间。在中国人的墓葬观念中,墓门是阴与阳、生与死的交叉点,死者被葬入墓室就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从形式上来说,墓门天生就具有分隔生死两界的象征性功能。在从生到死、从阳居到阴宅的转化过程中,墓门实际上同时也是象征性的分界点。在经过墓门这一意象后,死者进入一个中间地带。在这里,他既不是生者也不是死者,他成为二者中间的一个过渡物,等待着重生。汉末两晋时,关于长生成仙说产生了一个细微却重要的变化:既然生前不得不死,那么人在死后依然可以修炼并成仙。这样,道教的尸解说、炼形说和易迁说应运而生。在汉代墓葬,即死一墓一仙三重结构中,墓是最重要的过程,是连接凡、仙的中转站,是死后炼形所在的空间。在这个功能性空间里,死去的人在墓中开始了重生的努力。墓葬信仰及仪式中的各个关键点都在为死者的复生准备条件,车马升仙、通过天门等固然是死后重生的方法,但在考察两汉魏晋墓葬后,我们可以发现那时的人还有借骨骼以化生、借水的意蕴以化生以及借太阴以炼形转生等几个途径。墓葬信仰的目的是要在死亡和成仙之间建立起完整的内在联系。墓葬是生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入葬标志着死者身份和意义的变换,经由此关键节点,死者才能进一步转形并重生,死后的过程才有可能向纵深发展。
其他文献
5月22日晚9时,大众日报记者部部门QQ群里弹出一条令人欣喜的消息:大众日报新锐大众地方新闻频道下关于青州微社群建设的一款融媒产品——《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这里以9798个微信
本文介绍了一种精确计算异步电机电感参数的通用算法。这种算法考虑了空间谐波磁场,不受绕组连接形式的限制,按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电感具有很高的精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物流业作为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改造和将传统产业整合后的新兴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发展,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第三种利润源泉”。物流
徐州火凤凰户外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是徐州市第一家户外俱乐部。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火凤凰户外在俱乐部影响力、各级户外活动组织能力、户外产品零售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
短毫米波(频率为100~1000GHz,对应波长3mm-0.3mm)兼具有微波与红外的优点,在保留高分辨率的前提下还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够根据目标散射或辐射的能量识别不同物理属性的目标
GPS技术已经被逐步应用到桥梁工程测量实践中,并引发了该领域中一场深刻的革命.阐述了桥梁工程中应用GPS测量技术的基础工作,包括GPS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独立施工坐标系统、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语言现象,但现代认知科学更将隐喻视为人类认识与了解外部事物的方式与途径。本研究依照语言材料本身的属性(熟悉度、典型性、约定性)对隐喻材料与直义材料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
以虚拟经济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正在发展成为新兴经济产业的中坚力量。以淘宝网为典型代表的B2C模式将传统制造、商贸企业从零散式进入到大规模粗放式应用电子商务,线上产品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