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造船领域竞争激烈,同时也存在发展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为造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并推动着船舶制造业的变革与升级。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作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集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理念于一身,对造船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一体化集成、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日韩欧美等国外先进造船企业都对CIMS进行了有效的开发应用,实现了造船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目前正在向智能化造船方向发展。但是我国造船企业对CIMS的应用状况并不理想,面临着信息技术集成化水平低、二次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影响因素,对于CIMS在我国的有效推广应用和促进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首先通过研究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特点、我国造船企业应用CIMS状况,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提出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各类影响因素。以TOE理论框架为基础提出技术、组织管理、环境、成本、人力资源五大影响因素扩展分析框架TOECH,在TOECH分析框架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设计筛选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分析与修正,筛选确定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考虑到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影响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而DANP模型可以反映出复杂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因素的影响权重,因此本文选用DANP模型对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相互间的影响网络关系图和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研究发现,我国造船企业应用CIMS影响权重最大的是技术因素中的技术集成度和研发创新能力两个指标;影响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原因型指标是环境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说明此两项指标对其他指标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国造船企业应该从提高技术集成度和增强研发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直接促进CIMS的有效应用,同时要通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等方式推进CIMS的实施。政府应该发挥好导向作用,规范市场和行业标准,提供财政、税收支持,为CIMS的有效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针对造船企业信息化特点,提出将故障树分析法与工程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相结合的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WBS-RBS建立的耦合矩阵来判断造船企业信息化中可能存在
根据国外耐火纤维浇注料的理化性能指标以及实际应用工况条件,提出了提高耐火纤维浇注料力学性能与浇注体整体性的研究内容,通过反复的实验室实验研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耐火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日益增大,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是继电保护工作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检测、
通过对气体悬浮焙烧炉点火器内衬各种材料的破坏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内衬结构与材质方案,使点火器内衬的寿命提高近一倍,而且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维修时间。
对高温空气在回转窑中生活垃圾燃烧进行了配风计算,讨论了高温空气温度、空气消耗系数和燃烧后能维持的炉内温度间的平衡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回转窑内高温空气垃
本文从ERP环境下的整车公路物流的成本管理的角度进行论述,对传统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管理缺点展开分析,强调了基于EPR环境的整车公路物流成本管理的优势,提出采取有效的成本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