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科研事业单位都实行着预算、决算制度。预算是根据科研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是科研单位筹集、分配、运用、控制资金的依据,也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领导的不重视,疏于管理,内外部缺乏科学有效地监督机制,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应付了事。预算管理制度欠缺,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以至于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较为随意,编制出的预算较为粗糙,可行性差;预算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监管,超预算、浪费资源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事业单位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这种粗放式的预算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尤其是通过大力宣贯和具体要求,不断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的运用。所以,结合当今形势的变化,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预算管理是集机制、体制、方法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它充分的体现了战略化、系统化和人本化的概念。它是一种以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为核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合理的分配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可以用于科研事业单位,它在促进科研事业单位合理统筹资源,促进科学事业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作用。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贡献与不足。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第四章分析了现状并对科研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章以H研究院为例,详细论述了如何在科研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第六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研究,针对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H研究院为例,提出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希望对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提高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