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应用的古今文献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全面系统整理外关穴应用的古代文献、国内和国际的现代文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应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文献学依据。
  研究方法:
  以“外关穴”为关键词,检索关于应用外关穴的古今文献,对其应用机制,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然后从理论机制、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研究结果:
  现代机理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对脑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并可以激活相应脑区的反应,这一发现为针灸临床应用外关穴治疗脑血管病、上肢瘫痪痛证、眼耳病证、消化系统病证,提高痛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古代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外关穴治疗病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单纯的肢体经络病、外感病、热病到内科头痛、不寐、耳鸣、水肿,以及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病证。
  研究结论:
  (ⅰ)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特定穴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揭示了外关穴与头面耳目、肢体经络和五脏六腑的密切联系;(ⅱ)独取外关穴的优势病证为肢体经络病证;(ⅲ)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扩大临床主治病证范围,共治两经主治的病证;(ⅳ)外关穴治疗上肢运动和眼耳病证具有理论验证,现代临床多项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外关穴能激活特定脑区,提供了临床的应用依据;(ⅴ)临床应用将外关穴扩展于治疗脾胃系病证,干燥综合症、水肿等疾病,取之于三焦的脏腑功能的机理。
其他文献
4.1国内市场分析4.1.1中国国际学校40年发展历程梳理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学校市场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每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这40年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初步发展期、蓬勃发展期。4.1.1.1萌芽期(中国国际学校1.0时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举办的国际学校,是建国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当时,国际学校在中国大陆刚刚萌芽,我
本文对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及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活性炭及瓷拉西环两种填料用自来水进行脱硫对比实验,证明无论是等宏观表面积还是等填料层高度,活性炭填料的脱硫率均高于瓷拉西环。然后在活性炭填料塔中进行了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实验,考察了液气比、空塔气速、吸收温度及SO2进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运行500 min时,脱硫率及吸收液pH分别稳定在9
学位
本文聚焦于传统节日文化,依据队员们对优秀民风民俗、地方地域特色充满浓厚兴趣的心理特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设计开发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相融合的少先队教育,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队员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本文立足于我国SO2污染的现状,采用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将SO2转化为易处理的SO3,意图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硫技术。与传统的脱硫技术相比,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特点。首先对碘量法和采用单气体SO2烟气分析仪这两种检测8O2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相近,而采用单气体SO2烟气分析仪比碘量法方便、快捷很多,因此确定本试验
学位
本文利用CB-IV机理在复杂地势下对O3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旨在了解在研究区域内(52km×37km)的典型日期中作为主要的光化学氧化剂的O3在大气的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并探讨O3的产生与前体物及气象条件的关系,藉以为制定控制O3污染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首先利用中尺度准静力动力学模式,采用地形追随的垂直坐标变换、大气平流扩散数值法,模拟(格距500m×500m)计算
学位
民国时期是我国针灸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众多的针灸教育家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针灸学校,撰写针灸教材,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分析,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办学形式、针灸教材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法及
学位
研究目的:  探讨对心理情绪障碍即抑郁症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和其它传统中医技术。验证精神和肉体之间的联系,在病人身上施以针灸包括放血等治疗方法,验证传统中医技术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上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总共有7位病人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对每一位病人的治疗前,我都会对他们进行传统中医方面的诊断,根据他们的症状和身体情况判断该病人是否适合进行放血治疗。放血疗法一般来说适合用于有过盛
学位
研究目的:探寻治疗频率,总治疗次数或其它治疗中可能的因素对面部瘫痪患者的的恢复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在中国公立医院对使用针灸治疗的面部麻痹病例进行时长为两个月的观察。在过程中重点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治疗的频率,和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最后总体评估进展情况。在中国选取的病例数量为2l例,在经过筛选后留下17例用于研究(11名男性,6名女性)。再将这些结果与以前在美国从各种私人诊所中治疗的面部麻痹患者
学位
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其作为古代中国传承下来的一种特色医学,一般认为小儿推拿最早见于《小儿推拿秘旨》,为明代龚云林所著,其历史源远而流长,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小儿便秘在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便秘指小儿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在2天或2天以上,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来的病症。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其作为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医学的发展和人
学位
研究目的:  目前,针灸治疗在国外已经越来越受重视,而新针灸学派董氏奇穴也在其中之一,由于它简便易懂,无传统针灸繁多的阐述,使其迅速流行于世界各国。虽董氏奇穴的疗效已被证实和利用于临床治疗,但它的理论却未被重视,而董氏奇穴到底与传统经穴有多少不同之处,也少有人研究,总是在临床研究上做文章,故此文以对比董氏奇穴与传统经穴之异同为目的,探讨两者的相关点,重点偏重于穴位方面的对比,找出其异同之处,以利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