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水体是世界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国水体各流域国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从而加剧了对跨国水体的竞争性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如:跨国水体的水权分配不均、跨国水体遭受严重污染、跨国水体水文生态破坏严重等。为此,本文首先明确提出并阐释了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科学内涵,然后全面剖析了当今世界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些障碍的类型、分布、产生的原因、实质,以公平合理利用等基本原则为指导,对跨国水体和谐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水权分配法律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和平解决跨国水体开发争端的程序与方法;根据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理论,提出关于构建《跨国水体和谐开发公约》的设想,结合制定该《公约》的必要性,对该《公约》基本框架的构建及其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跨国水体及其和谐开发的内涵。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界定了跨国水体的科学概念;通过分析跨国水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尊重自然、实现人水和谐的涉水伦理基础上,从跨国水体开发过程中各流域国与跨国水体水文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各流域国之间的和谐两方面,提出并阐释了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科学内涵。(2)探讨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主要障碍——跨国水冲突。分析跨国水冲突的特征、跨国水冲突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类型以及全球跨国水冲突的分布状况,探究跨国水冲突的实质,以积极主动地正视冲突、化解冲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跨国水体的和谐开发。(3)深化研究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基本法律原则。从法律依据、内涵、司法实践等方面深化研究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基本原则,即:公平合理原则、无害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受益补偿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其中,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是贯穿于跨国水体和谐开发法律理论始终的核心原则。(4)研究跨国水体水权分配法律问题。明晰跨国水体水权的概念、内容、法律理论基础,在此前提下,对跨国水体水权的分配目标、开发模式、分配标准、考虑因素、组织机构等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针对跨国水体水权分配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建议。(5)提出和平解决跨国水体开发争端的程序与方法。分析跨国水体开发争端解决程序的特点;评析《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中强制性的争端解决程序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和平解决跨国水体水权争端的程序与方法。就解决程序而言,当发生争端时,应当首先进行协商和谈判;协商和谈判不成,可借助其他政治性解决办法;如果仍不能解决争端,可以适用法律方法解决。在具体的水争端解决过程中,采取哪种办法应由当事国根据争端的性质和各种争端解决方法的特点,合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6)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理论下构建《跨国水体和谐开发公约》的设想。运用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理论,提出制定《跨国水体和谐开发公约》的设想。通过剖析现代国际水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吸收现有国际水法的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该《公约》的基本框架,且对该《公约》的基本原则、跨国地下水立法、跨国水体水权分配的规定、跨国水体流域组织机构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为跨国水体和谐开发提供法律依据和原则性指导。(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和谐开发跨国水体提出具体的建议,如开展跨国水体科学研究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