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切换广义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控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杂系统。目前广泛研究的切换系统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连续的切换系统或离散的切换系统,其动态由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所刻画。实际系统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系统:在切换时刻系统状态变量随之发生突然的变化。单纯用连续的动态或离散的动态无法正确描述这类系统,但可以用具有脉冲作用的切换系统来刻画,这种系统又称为脉冲切换系统。这是一类十分广泛的混杂系统。由于脉冲切换系统中连续动态、切换信号和脉冲控制相互作用使之具有十分丰富而又复杂的动态行为。 本文在分析研究切换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广义系统和脉冲系统理论,提出一类新的系统模型——脉冲切换广义系统。应用单李雅普诺夫函数、共同李雅普诺夫函数、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平均驻留时间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等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混杂控制、脉冲控制以及鲁棒H<,∞>控制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分别对混杂系统、广义系统和脉冲切换系统作了简要概述。介绍了混杂系统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概述了广义系统的结构特征、发展状况及应用实例;介绍了脉冲切换广义系统的理论基础、实际背景及理论意义。 第二章,提出一类切换线性广义系统模型。首先分析切换线性广义系统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其次应用共同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且当子系统的受限等价分解满足某种约束条件时,给出共同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构造方法。 第三章,依据脉冲系统理论和切换技术,提出一类混杂脉冲切换广义系统模型。应用单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和凸组合技术给出系统二次稳定的充分条件及镇定切换律的设计方法,同时讨论了允许的脉冲控制的设计问题。 第四章,讨论一类具有状态跳跃的切换广义系统的混杂控制问题。将广义系统初始状态跳跃扩展到切换时刻,将正常切换系统的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推广到切换广义系统,应用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系统渐近镇定的充分条件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这一结果也适用于正常的脉冲切换系统、正常的切换系统和非切换广义系统,因此它是一种更具有一般性的镇定方法。 第五章,分别应用驻留时间方法、平均驻留时间方法和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研究脉冲切换广义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性等问题。指出在每个子系统都是指数稳定的条件下,可设计允许的脉冲控制,只要满足驻留时间条件,就能保证系统的指数稳定性;进一步,将这一结论推广到使用平均驻留时间条件的情形。 第六章,讨论了一类具有有界扰动的不确定广义系统的二次稳定性问题。证明了不确定广义系统比例导数状态反馈(PDSF)鲁棒H<,∞>控制问题与增广系统比例状态反馈(PSF)鲁棒H<,∞>控制问题的等价性。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系统二次稳定的充分条件及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脉冲作用的切换广义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理论,利用LMI方法给出系统鲁棒H<,∞>控制的一个充分条件。 第七章,总结全文的工作,并提出未来工作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量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北京、上海等一些大都市中的快速路也出现了拥堵、延误、事故等交通问题,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大都市快速
自动公路系统是一个集车队、驾驶员和道路于一体的、包括车辆自动导航和控制、交通管理自动化、以及事故处理自动化的巨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人类解决交通拥堵问
随机模糊过程是一种不确定过程,是对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模糊现象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工具,在管理、金融、经济、工程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于随机模糊理论,本文研究了随机模
针对车牌区域难以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颜色搭配的车牌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车牌底色与字符颜色为几种固定搭配的特点,对彩色图像进行边缘提取,然后利用车牌区域的
压电复合材料是由压电材料和聚合物材料复合而成的,它克服了单一压电材料的一些缺点,同时具备多相材料的特性,因此在智能材料和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3-2 型压电复合
冰与柔性直立结构的相互作用对海上建筑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危害。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冰激振动对海洋平台的威胁越来越大。合理的设计抗冰振的新型海洋平台和
学位
IP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通信服务和IP语音电话技术铺平了前进的道路。SIP作为多媒体通信和IP语音电话技术中的重要协议,近年来备受瞩目。另一方面,随着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多种具有通信能力的水下设备以自组织和多跳通信的方式构成的水声通信网络,可以实现水体参数检测、地质资源勘探、水下目标探测和跟踪监视等应用,能为
实时系统在计算机数字实时仿真、多媒体通信、在线事务处理、生产过程控制以及交通控制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电力系统动态数字实时仿真已成为规划电力系统,设计与检
学位